浅谈幼儿期的挫折教育西岔镇中心幼儿:高芳关健词:幼儿挫折教育简单来讲,就是因为客观的或者主观的原因,心理上遭受的失败和打击。挫折教育,就是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案例回放:4岁的小怡,一次坐在秋千上摇晃,秋千周围站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大“守护金刚”,分别负责推、档和两旁护驾。如此严密的防范也难免马失前蹄,秋千下落时,小怡没抓紧绳子,滑落在草地上,愣了一会儿,她自己站起来拍了拍屁股想继续玩,但“四大金刚”却坚决地把她带回了家。其实,摔倒并没什么,然而家长却认为这是一个孩子承受不了的挫折。教育专家汪荃老师认为,有的家长一面高喊要给孩子加强挫折教育,一面却又主观地判定孩子经不起挫折。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呢?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宝宝摔伤了,有些妈妈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宝宝,还对宝宝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妈妈这时候应该平静地扶起宝宝,说:“没有关系,妈妈帮你包扎一下,很快就会好的。”并且,帮助宝宝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宝宝:“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倒摔跤”。妈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饭粒洒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简而言之,挫折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挫折教育首先不是一个受苦的教育、不是人为的忆苦思甜。2、挫折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更全面地去认识现实的世界。3、挫折教育并非越多越好。4、挫折教育不是孤立的,它是跟很多别的教育联系在一起的。5、“打是亲,骂是爱”并非挫折教育。为什么需要挫折教育据北京市教育研究会就“你遇到失败打击能顶得住吗?”的问题进行广泛问卷调查,结果有31.2%的孩子回答:“自己承爱挫折的能力不强”、“没有受过失败的打击和锻炼”,有5.5%的孩子说:“顶不住失败的打击”、“遇到失败我束手无策”。这样的结果表明,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很必要的。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和保护使孩子丧失了经受挫折的机会,而孩子的性格在6岁之前基本定型,如果对孩子保护过度,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长大后必然很难适应社会。挫折教育的方法注意适度和适量不要为设计挫折,不能为了挫折教育而故意给孩子设置障碍和挫折。其实,挫折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能找到给孩子挫折教育的机会,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考虑至宝宝的能力,注意区分不同年龄的挫折教育。【0~1岁】培养责任感。家长无条件地保护孩子,会让孩子觉得他在家庭中是第一位的,这对于以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非常不利。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的家庭成员是平等的,慢慢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1~3岁】培养自理能力。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孩子稍大后,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3~5岁】培养心理独立性。平时我们总会主动帮助孩子做些事情,然而有些事情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此时给予过多帮助的话,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应该鼓励他独立去做。【5~6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步入课堂后,除了日常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培养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疏导幼儿的挫折情绪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的幼儿要及时地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宝宝进入幼儿园,虽然短时间内认识那么多的朋友,让他感到非常新奇、热闹,但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会慢慢产生比较的心理。“小伟为什么长得比我高?”“玲玲学东西好快!”这一类的发现,都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例如,芸芸因为长得黑,在幼儿园被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