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有感情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3、理解课文1-8自然段,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重点: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难点:体会文中的重点语句。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揭题:看到你们那一张张活泼的笑脸,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啊,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有这么多的听众在关注、关心我们,这是一件非常难得、幸福的事。要知道,曾经有一个演奏家,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有——(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来,咱们再把题目读一遍,把“唯一”这个词读好。(生齐读,强调了“唯一”)二、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词语。(多媒体出示)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介意(读了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音乐学子?)神圣无法割舍悠悠庄重大吃一惊(透过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这位年轻人有什么变化?)2.词语理解。(多媒体出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交流:(1)这唯一的听众是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极瘦极瘦的,耳聋的)(2)简单概括地说说“这唯一听众”她为“我”做了什么事?(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帮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成功)(3)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四、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预设一: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1)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2)“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原因有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方面的白痴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为发觉有人在场而十分沮丧。)(3)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没有,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4)此时,你觉得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祥,关心年轻人)预设二:“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1)你能读明白老人的用意吗?(老妇人继续鼓励“我”,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2)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使我产生了那些变化?(引导学生找出“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的有关描写并通过朗读体会到“我”这时候第一次被人夸奖的兴奋心情。)预设三: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1)老人说的是什么真不错?她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2)读到这儿,对老妇人,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3)在老人真诚无私的鼓励下,“我”变了吗?感受“我”重新找回自信后努力练琴的过程,并联系课文开头进行对比,怕听到“音乐白痴”沮丧——躲到树林里拉——在家里拉琴(找回了自信)预设四: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1)改为直述句:有一次,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2)从这句话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受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就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她鼓励我继续练下去。)2、过渡:文章除了多处描写老人的语言之外,还有哪些描写?(神态描写)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有关句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重复出现三次)读一读,想一想,从那平静的眼神里,你看出了老人怎样的内心?出示“我”在树林中拉小提琴的画面并配上曲子,创设问题情境:(1)老人在平静地望着我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从那平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