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分析院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姓名:李易陆学号:1101430103课号:座位号:176钓鱼岛热点问题分析论文第1页共7页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分析目目录录摘要摘要33关键字关键字33钓鱼岛钓鱼岛33中日关系中日关系44贸易合作贸易合作55国外看法国外看法6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77第2页共7页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分析摘要:今年2月26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罕见地公开表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将同美国协商,将钓鱼岛问题纳入美日安保条约框架内。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中国百城民众举行反日游行,部分地方出现打砸抢烧;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钓鱼岛问题已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尽管1978年签订中日和平条约时,双方曾达成过“搁置争议”的共识,但日本毫无信义,在实际占领的前提下,加速了钓鱼岛的国土化进程。关键字:钓鱼岛中日关系贸易合作国外看法1.钓鱼岛钓鱼岛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中国人最早发现并予以命名。目前所见最早记录钓鱼岛地名的中国史籍成书于1403年。早在明朝(1368-1644年)初年,为防御东南沿海的倭寇,中国政府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中国清朝(1644-1912年)不仅继续把钓鱼岛列入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而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出现在1785年,而且将其列为中国领土。因此,1884年,有日本人声称首次登上钓鱼岛,发现钓鱼岛为“无人定居的岛”因此认为该岛是无主之地,这完全不符合中国早就拥有并管辖该岛的历史事实。按照日本大使的说法,“1896年日本明治政府授权个人使用钓鱼岛,因此证明日方对该岛有主权”。1884年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开展秘密调查,并试图侵占。日本冲绳县官员先后于1885年9月、1893年11月等多次建议政府将钓鱼岛划入版图。在此过程中,日本十分清楚该岛属于中国,因顾忌中国的反应,始终未敢采取在该岛上建立“国标”等行为。直至1894年底,中国在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日本政府认为“今昔形势已殊”,已可在钓鱼岛上建立国标、将其纳入版图。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秘密通过决议,将钓鱼岛“编入”冲绳县管辖。日本外务省编纂的《日本外交文书》明确记载了日本企图窃取钓鱼岛的经过,相关文件清楚地显示,当时日本政府虽然觊觎钓鱼岛,但完全清楚这些岛屿属于中国,不敢轻举妄动。日本从1885年开始调查钓鱼岛到1895年正式窃占,始终是秘密进行的,从未公开宣示。“旧金山和约”签订后形势的发展印证了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1971年10月,美国政府表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同年11月,美国参议院批准“归还冲绳协定”时,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尽管美国将该群岛的第3页共7页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分析施政权交还日本,但是在中日双方对群岛对抗性的领土主张中,美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偏向于争端中的任何一方。近年来,包括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以来,美方还多次澄清,美国当时“归还”的是“施政权”,在钓鱼岛最终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今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有力反制措施、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巨大凝聚力、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和高度警惕,沉重打击了日方的嚣张气焰,但是,日方拒不改变其错误立场,继续不择手段地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安排。2.中日关系日本收购钓鱼岛,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连日来全国各大城市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游行群众义愤激昂,冲击日本驻华领事馆,焚烧日本国旗,以此方式表达长期以来压抑在心中的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不满和仇恨。日本以公众舆论为借口拒绝承认同中国存在领土争议,因为国内民众会对这样的让步感到愤怒并要求政府辞职。此外日本人担心,一旦承认存在争议,中国就会随之强化归还领土的要求。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纠纷就可证明这些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刚一承认存在问题,日本人就开始强化自己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