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在这么一个带着寒意的初冬的下午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请允许我代表全校领导,老师,向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您的到来,今天各位的到来,是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支持,也是各位对学校工作的积极配合。四大糊涂做法影响孩子成长年轻父母好像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育儿经”,但我们认为还不错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带来我们想要的效果?逗孩子玩或者总拿别人家孩子说事这些情况是不是时有发生?糊涂爸妈请赶快自检,看看有否这四大不靠谱做法。1、就是要逗孩子玩大人们很喜欢取乐孩子,有时候爸妈会以开玩笑的口吻逗孩子说宝宝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他抓走。可怜的宝宝他不知道警察叔叔什么时候回来,看着爸妈哈哈大笑的脸自己却担心害怕得要死。家长时而开玩笑,时而假装答应却又不给他想要的东西,尽管这样的逗趣行为换来了一时的欢乐,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伤害,同时也辜负了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2、放纵溺爱出一个熊孩子“熊孩子”被界定为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特别是在走亲戚的时候,一些孩子特别的人来疯,总是在别人家里捣乱,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不但没有阻止孩子的捣乱,反而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自己的孩子,觉得他很了不起。这样无形中就放养他到学校后也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对老师一再三令五申的校规班规置若罔闻。父母的纵容与过度满足让孩子自我意识膨胀,孩子很容易变得骄纵、不顾他人感受。不是说要严厉禁止也不是批评斥责他的错误,只需让他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3、总拿别人家孩子说事身边的朋友调侃中国孩子最大的敌人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些家长总是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较,其实总是拿别人家孩子说事,不但得不到你想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很受伤”。家长想要孩子更乖、更懂事,可以换一种激励方式让孩子在自信中找到进步的动力。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例如拿孩子这次行为和上次的做比较,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比较。为自己孩子点滴的进步给予更多赞赏和鼓励,相信你的孩子会逐渐优秀起来。4、自己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都想过让孩子能够承担起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甚至发展出一两个特长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不是从孩子自身出发,而是依照着父母的计划,硬生生地将你们的梦想塞给孩子去完成,那不是真正的“我希望你好”。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他在自由的空间中成长、发展。不要急于包办孩子的生活,家长只需以身作则,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成功的表率,那么孩子自然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多鼓励、支持、爱护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给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注,渐渐地孩子在自信和自由中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儿,那么我们就必须教孩子学会接受挫折。与其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雨。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研究发现,生活变动大会引发身心疾病。例如,被批评、发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等等都可能引发一个人的心身疾病,当然生活变动时间也包含一些正面、积极的事情,例如升学、搬新居等等。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吵架、离婚,教师责骂、体罚,同伴的拒绝等,都会使儿童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和自卑等消极心理。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和我们的主题——让孩子体验挫折是矛盾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1.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地要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情境,每个人都如此。常见的小挫折包括:上班时差几秒钟没赶上公共汽车而只好在车站等很长时间;工作中偏偏碰到一个脾气古怪的合作者;考试没考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挫折情境。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有些事情的发生也是那么不可预料。2.我们提倡的是让孩子适当体验挫折,而不是一下子把孩子抛到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