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监察局工作总结报告今年以来,我区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三次全会和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我区反腐倡廉建设“出精品、上水平”的目标定位,坚持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站位于出效能、优服务,推动作风建设提质增效在全区部署开展“勤廉双优、阳光履职”提质增效行动。举办全区作风建设主题辩论赛,营造勤廉氛围,强化勤廉意识。深化“服务品牌”建设,全区机关部门新推服务品牌37个并向群众公示。建立“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工作机制,对涉企惠民资金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召开政企对接会和惠民恳谈会,收集反映问题及建议52条,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题解决。开展明查暗访11次,查纠违规行为10例,就1名窗口工作人员屡次违规情况向所在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对全区37个部门进行机关作风民主测评,参与评议代表374人,平均评议得分95.22分,收集意见建议93条并“一对一”反馈、“过堂式”整改。通过提质增效行动,全区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二、致力于出实招、求实效,实施预防腐败深化工程一是服务发展大局,夯实监督防线。加强对全区“现代化建设推进年”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大对南车低地板车辆、博瑞柔性输电装备等11个重点项目及政府投资工程的督查力度,打造廉洁、高效项目。围绕文明城市建设、城市长效管理等重点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动督查机制,开展现场督查17次,排查纠正各类问题206个,约谈责任人员6人次,保证全区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在劳动监察、城管执法、治安管理等领域开展规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有效解决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强化惩防职能,严守法纪防线。完善党员干部勤廉预警机制,收集有价值的信息23条,对党员干部实施勤廉预警。完善党员干部违纪惩戒机制,规范线索管理,提高办案水平,提升审理质效。汇编近十年全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第1页共4页例,以案说纪,警示干部,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功能。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和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整理上报6期《廉情监测》供决策参考。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科技防线。开通戚墅堰数字惩防系统,开发应用网上勤廉导师工作室、勤廉预警网络平台等,充分发挥综合效用。实施“村居廉线”增效工程,督促解决具体问题14个,提升了互动、服务、监管功能。继续发挥“三合一”政务平台作用,依托电子监察系统发出监察督办通知书23件,办结投诉7件,有效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技含量。会同区委农工办完成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四是拓展工作领域,延伸社会防线。实施“非公廉建555工程”,汇编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经验和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积极构建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对8个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及其13个基层站所、服务窗口进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平均评议得分96.14分,督促落实整改措施35条,建立长效管理制度13项,有力促进了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水平提升。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参与“政风热线”,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上线,受理咨询投诉55件,全部完成答复办理。三、立足于出精品、上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四项行动一是廉政文化“导航行动”。办好第二届“东方启辰”廉政文化节,选送文艺节目参加全省“清风扬帆”廉政文化周(常州片区)活动并获三等奖,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32场次,2000余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出台《关于深化勤廉导师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提标升级区城管局、戚大街社区等连锁工作室,加快新建丁堰街道、地税三分局等连锁工作室,形成建成8家、在建4家、覆盖全区的廉政文化组合载体。驻江阴63680部队、上海崇明区等前来学习考察,中纪报、《党的生活》等报道了相关活动;勤廉导师工作室还被评为xx市纪检监察创新工作二等奖,并接受了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验收。二是东方廉建“护航行动”。完善“东方廉建”企地反腐第2页共4页合作平台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为南车低地板车辆、华电常州燃气基地等央企项目提供服务保障。“护航行动”项目推进组多次上门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