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VIP免费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_第1页
1/56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_第2页
2/56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_第3页
3/56
•结绳说•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东汉《说文解字》:“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郑玄: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易·系辞》:“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还没有明确地讲到八卦与文字的关系,后来的纬书《易纬·乾凿度》中已经明确地把八卦作为天、雷、泽、火、风、水、山、地等八字。到了宋代,郑樵《通志》中:“文字便从不便横,坎、离、坤横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八卦说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图画与语言中的词相结合,需要有一定的契机。据学者们研究,这个契机是用作族名族徽的图形。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上,有“鸟”、“羊”、“鱼”等族徽标识,甲骨文,金文更多。原始社会里氏族林立,这样就可以有数百个不同的族徽标志转化为文字.数量众多的汉字是用什么方法造出来的呢?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这六种造字法是古人在研究汉字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来的,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理论的,而不是先立下了六种造字法,然后才按照这些方法造字。根据一般的解释,“六书”当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确实是汉字的四种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只是汉字的两种用字的方法。一、象形象形就是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出的字,叫象形字。这里所说的象形,是就古汉字来说的。现代汉字已完全失去了象形特点。象形这种造字方法最古老。例如:(日):像太阳的轮廓。(月):像一弯新月。(目):像眼睛的形状。(山):像峰峦层叠的山。(木):像有树根、树枝的树木(草):像一株株草。(竹):像竹叶下垂。象形字同图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只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形象符号,不同于图画,不可能也不需要画得很细致,它只需要把某一种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就行了。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常常是构成其他非象形字的基础。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的局限性很大,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概念又无形可象,而客观事物纷繁,要一律造出象形字,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象形字共只有300多个。2指事朱、本、末、未、刃、中、回、寸、天、左、右、立、王、皮、上、下、旦、白、甘……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二、指事指事一般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或用纯符号组合来创造新字的方法。用指事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有以下两种情况: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符号,用来指示所要说明的事物。例如:(本):在木下面加一短横,指出这儿是树根。(寸):在手腕上加一短横,表示手下一寸的地方。(亦):“亦”是“腋”的本字,“”像正面的人形,加两点指示两腋的所在。(甘):在口字中加一短横,表示口中含着甜美的东西。这类指事字都是指示事物的具体部位的,是在象形字上附加指示符号来表示词义的。这类指事字是指事字的主体,在所有指事字中占绝大多数。2、用纯粹的符号来指明或象征某种事物、某种意义。例如:“上”和“下”都是以一条长横线表示位置的界限,线上加一短横表示“上”,线下加一短横表示“下其他如表示抽象的数目的“一”“二”“三”等字都属于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三、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起来另造新字、以表示一个意义的方法。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会意字是合体字。会意字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偏旁组合起来的,也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偏旁组合起来的。前一类叫同体会意字,后一类叫异体会意字。这类会意字较多,又如人言为“信”,小土为“尘”,日月为“明”,大力为“夯”,少力为“劣”,不正为“歪”,不好为“孬”,不用为“甭”,山石为“岩”,合手为“拿”,两手中分为“掰”等等。语言中有许多抽象的词无法用象形、指事方法造出字来表示,会意造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