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气氛,发扬民主,让学生敢于创新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演示一次喂鸡过程。喂鸡人抱着一只大公鸡,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鸡的头,强迫着它吃米,可是那大公鸡只叫不吃。接着喂鸡人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肯吃。最后,喂鸡人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几步,这时,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这次喂鸡的演示生动地说明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和老师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是那只大公鸡,知识好比米,教师就像那喂鸡人。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参与,畅所欲言,敢于创新。我国自古就有教育者提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观点。教师得更新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让自己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同时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敢想、敢说,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去主动学习。如课堂上我多用“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好吗?”“请你给大家读读行吗?”“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棒?”“谁能到台上表演给大家看呢?”等等亲切、鼓励的语言,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其间我还采用了“师生对话”“小问号”等活动方式和不批评、多激励,使学生思路活跃,标新立异,大胆发现自已的看法,使师生之间感情更融洽,心理更沟通。如:有一次,我在指导学生识记“六”字结构时,一个调皮生插嘴到:“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并吐了吐舌头。当时,我真的有点生气,但很快平静下来,反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下边的两点不就像两只眼睛吗?”多么形象,多么有创新意识的比喻。我又惊又喜,禁不住为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