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心得体会新乡市苗楼学校李明军说课,就是备课教师在独立钻研教材、备课的基础上,向其他教师或评委、听众,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以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运用、教学艺术以及教师自身基本功、文化底蕴、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诸方面的综合展示过程。所以,经常参加说课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怎样说好课,结合我的工作实践,简单谈以下几点:第一,说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练好基本功,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在说课活动中,一般既有授课教师的“说”,也有听者的“评”,说评结合。这样,就把教师的个人备课、业务水平及教学基本功置之于集体的监督之下,这必将给说课者(授课教师)增加一定的压力,使之由压力转化为动力,对其认真学习,自觉练好基本功,努力提高自我素质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所以,说课中要扬长避短,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基本功和自身素质的强项展现给评课者。第二,说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说课与教案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必须回答“怎样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如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点、难点,采取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板书,等等);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课必须回答“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要求说课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或主要教学环节)从现代教育理论、新的教育理念的角度进行阐述。参加评课,也需要评课者从教育理论角度进行评析。这就迫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因此,说课时要切记过多的罗列教学过程,致使把说课变成教案的重复。而要遴选自己教学设计中的“出彩处”,即体现独特教学风格的地方为切入点,认真进行理论上的润色和理念上的阐述,要有理有据地、实实在在地让评课者明白你“为什么这么教”。第三,说课活动旨在促使教师把实践和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说课省时间,不拘地点和形式,可以从理论上尽情地阐释,这正是观摩课的局限性,也是说课固有的优势。但说课对于观摩课来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看不到课堂上的实践,形象化少,抽象化多,如果说课者稍有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会使说课变成干理论的说教。而课后反思,正好是说课与上课的融合,是对理论的肯定和实践的深化,实际是对自己上课的自我评价。反思中,要把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融为一起,验证理论与实践的相容性,并从中发现理论运用上的不足,和实践验证上的缺陷,从而得到进一步修正理论和完善实践的提示。上课前说课,上课后反思,把说课、讲课和课后反思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三者优势互补,从而可以促使教师的实践和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所以,不管是说课还是课后反思,都是上课教师的一个再展示的机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很好地把握“优势互补”四个字,把课堂上没有展示或难以展示出来的,利用说课和反思的优势展示出来,把课堂上留下的缺憾,利用反思加以完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制订得合理。第四,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是教与学的根本。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关系到目标制定得合理与否和教学得成功与失败。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呢?一定要熟悉《课标》,掌握《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学科《课标》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材是依据《课标》要求编写的。这一点往往是说课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离开《课标》,说课将会迷失方向。第五,对教师来说,更为困难的是面对开放的课堂,面对个性化学习和自由表达时产生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偏离应如何正确引导?如果只是作抽象的理性说教,即使学生表面上表示认可了,也并不真正解决思想问题。正确的做法应当提倡平等对话,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并经常地能够“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单一地强调知识与能力,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从未涉及。现在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