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VIP免费

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_第1页
1/5
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_第2页
2/5
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_第3页
3/5
·综述·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李宝环1综述李富德2林鹏2审校DOI:10.3969/j.issn.1006-7299.2012.05.026网络出版时间:2012-7-2016:12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20720.1612.008.html【中图分类号】R76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99(2012)05-0499-05失匹配负波(MMN)是一种皮层事件相关电位,主要反映大脑对变异刺激信号的自动处理功能,是一种自动识别、分析的前注意加工过程。MMN诱发方式与P300相同,采用的是被动的Oddball模式,不同的是MMN反映与任务无关的自动加工过程。其为在连续相同的标准刺激中加入一种偏差刺激,在N1后出现一个更为偏向负侧的小波,常于刺激后150~300ms之间出现。1978年,Naatanen等在研究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时首先发现并报道了MMN,其后,在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及心理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MMN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是通过听觉系统来完成,所以MMN颇受耳科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国内外关于MMN基础及在耳科临床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1MMN的产生机制MMN的产生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即适应性假说和记忆痕迹假说。1.1适应性假说该假说认为MMN的形成是因为标准刺激使产生N1的特定听皮层的神经元迅速产生适应,偏差刺激诱发产生的波形为衰减或延迟的N1波。有研究认为N1存在两个神经源,分别位于颞叶皮层后部(posterior)和颞叶皮层前部(ante-rior),所产生的N1有两个亚成分,分别为N1p(峰潜伏期为85ms)和N1a(峰潜伏期为150ms),标准刺激使两种神经元发生适应,但N1p相对更易产生适应,所以当偏差刺激传入到两种神经元时,引出的N1a波形更明显,即在刺激开始后150ms产生一个偏向负侧的波形[1,2]。Javitt等[3]在对猴的实验中发现,重复的标准刺激能增强突触后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而相对减弱偏差刺激的抑制作用;当偏差刺激传入后使部分神经元受抑制、部分门冬氨酸受体通道开放的突触后神经元被1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天津300192);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通讯作者:李富德(Email:li_fude@163.com)激活,从而产生MMN,这一研究支持该假说。而Winkler[4]、Yabe[5]、Atienza[6]和Ntnen等[7]的研究否定了该假说,他们认为:①MMN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与N1不相符;②适应性假说不能说明睡眠、刺激缺失及昏迷状态下不出现N1,而MMN波形能够被引出;③偏差刺激强度突然降低也能引出MMN;④引出MMN与N1的头皮电极的分布不同;⑤等价电流偶极子(equivalentcurrentdipole,ECD)模型研究发现MMN的颞叶神经元比N1更靠前,且MMN存在第二个神经源-额叶[4~7]。1.2记忆痕迹假说Naatanen等[8]研究认为标准刺激多次重复(大于10s,记忆产生的时间)出现,在大脑的特定部位形成记忆痕迹,随后传入的新的刺激与形成的记忆痕迹比较,该过程是大脑对刺激进行不依靠注意的自动加工过程,标准刺激与记忆痕迹匹配,不产生MMN,偏差刺激与记忆痕迹不匹配,产生反应,出现MMN。另外,该假说认为MMN的产生不仅仅与偏差刺激与记忆痕迹比较的瞬间过程有关,还与标准刺激的输入过程密切相关,所以认为MMN的产生包括以下几个过程[9]:①对标准刺激在前注意阶段进行分析;②在大脑的特定部位产生记忆痕迹;③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形成的记忆痕迹之间的比较。目前,该假说获得了国外学者的肯定和支持,他们认为:①没有标准刺激就不会产生MMN;②适当缩短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间隔及适当降低刺激强度均可引出MMN;③复杂刺激中的一个成分的缺失、快速出现的一系列的刺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