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陶艺课中的运用陶艺是我校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使我认识到在陶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为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一、情感体验——感受美情感是人对所接触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紧密相关的愉悦、满意、兴奋等情感有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及开拓。在陶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色、光、形、声展现于学生眼前,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产生学习的热情、欲望和克服困难、攻克难关的巨大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得以发挥。如在上《编钟的故事》一课时,我首先一播放了一段有关编钟的视频:悠远、深长的节奏古朴、奇异的造型、沉稳、特殊的色彩,使学生初步领略了中华民族陶文化艺术的优美与典雅、博大与精深。接着,通过出示编钟实物模型,使学生从听觉转入视觉欣赏造型、繁杂纹样的变化,让学生在美的发现中体验其中所蕴涵的民族情感。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用陶泥做成的作品:古今绝世精品欣赏,反映学生生活、学习的作品;父子对弈、申奥成功啦!看电视……。学生们通过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深深体验到:用双手与泥土将生活中的事与物,捏、揉、盘筑成千姿百态的陶艺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它以形写神、朴拙浪漫,无不倾注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体现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将陶艺作品以点、线、面、体、色彩的特殊的形式所体现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给学生以感染,不但能使他们受到古有民族文化之熏陶,在心灵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而且还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动手实践——表现美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中,通过手操作而获得的记忆是人对事物记忆最为深刻的。在陶艺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表现美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的感官体验相对与其他方面感受要大得多、强烈得多。学生通过自己在陶艺制作中动手实践操作来完成在情感体验方面所感受的美,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创造力表现美。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为教师知识和技能方法清晰准确地传授、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个性的体现创造了条件。在动手实践教与学的过程中,①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把制作方法一步步非常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力,在视觉冲击的影响下,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及思维,联想的碰撞,使学生对事物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如在上《鱼的一家》时,我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对鱼的造型在实物平台上进行示范,关键、1要领制作部分进行分层讲解,学生在一目了然视觉的引导下对鱼的制作过程有了清楚、深刻记忆,这是口头叙述与一般操作演示所不能达到的。有效降低了教师基本方法传授讲解、学生接受掌握方法的难度。②在知识难度降低的同时,由于使用了多媒体,加大了教学密度,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体验、有更多时间去动手实践来完成有自我个性的作品。在《鱼的一家》制作过程中,我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下动手操作完成自己想法中的作品,给台下同学一个难度递进的坡道,以这个坡道为基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上有了比较与参考,同时根据自己发现的美,学生也可以把自己认为鱼的各种体形造型和鱼纹花样制作上去,通过实物投影进行交流,表现出学生自己对作品美的构想,使学生在作品形式表现上别有特点,产生共鸣、引发新的思考。三、交流评价——鉴赏美交流评价是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自我鉴赏和同学之间的相互鉴赏,促进学生间认识、增进彼此间了解,体现学生间的个性表现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陶艺制作交流评价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反思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再回顾与再认识。①在具体作品展现过程中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地全方位观察作品,给人以一个视觉感受。②帮助学生完善对自己作品认识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显示清楚,便于学生进一步探讨与尝试实践操作。③有助于学生在评价交流中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想法,对美的感受。如:《我眼中的兵马俑》在作品赏析时,我用多媒体把学生作品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赏析作品,讲清鉴赏的方法之后,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