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现代文导学案(编号012)课题:《济南的冬天》课型:现代文教学主备人:李培丽审核人:陈忠堂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语言。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明白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感情。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学来源:学+科+网Z+X+X+K](一)预学指导走进作者,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1、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类容)2、完成自学笔记:(1)我从这篇课文中学会了等生字,学会了等词语。(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3)我最喜欢的句段有理由是(4)我认为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是(5)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收获是疑问有(6)我提交讨论的问题是二、互学(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检查预学,任务导向;合作互学,研读课文)(一)导入新课(二)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三)预学检测1、注音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响晴:秀气:贮蓄:澄清:空灵:(四)合作互学,研读课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①这篇文章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并说说是通过那些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②概述文章大致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3、全文的结束语和课文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4、有感情的读一读,看谁读得好。三、评学(展示交流,师生评学;整合训练,巩固提高)(一)展示交流,师生评学1.各组交流互学中的问题,质疑问难;2.教师点拨,引导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二)整合训练,巩固提高完成金牌练习中的基础梳理部分和积累运用部分第二课时一、预学(导入新课,展示目标)1、导入新课2、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互学(合作互学,研读课文)1、精读课文,深入思考:(1)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对比,写济南的冬天,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赞美它是。⑵第二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的描写。⑶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⑷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的山,次写的山,再写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⑸第五段是写冬天的,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之清澈、透明。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描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1)全段的中心句是:(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9)“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4、具体说说本文的语言美在哪里?(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运用等角度)5、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6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三、评学(展示交流,师生评学;整合训练,巩固提高)(二)展示交流,师生评学3.各组交流互学中的问题,质疑问难;4.教师点拨,引导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三)整合训练,巩固提高完成金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