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麻醉相关知识VIP免费

麻醉相关知识_第1页
1/4
麻醉相关知识_第2页
2/4
麻醉相关知识_第3页
3/4
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顺序不同神经纤维阻滞顺序不同,通常交感神经→冷觉→温觉→温度识别觉→钝痛觉→锐痛觉→触觉消失→运动神经(肌松)→本体感觉消失。因此患者麻醉后通常会感到下肢或臀部等发热感、麻木感、痛觉消失、运动消失至本体感觉消失(即感觉不到下肢存在)。对机体影响心血管系统--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使阻滞神经支配区域的小动脉扩张而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静脉扩张而使静脉系统容量增加,故出现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下降导致血压降低。但是,低血压的发生和血压下降的幅度则与阻滞范围的大小、病人的全身状况和机体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阻滞平面高、麻醉范围广和病人循环系统代偿能力不足是阻滞后发生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椎管内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支配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功能的脊神经被阻滞的范围和程度。当肋间肌大部或全部麻痹,肺通气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旦膈神经也被阻滞,则可能导致严重通气不足或呼吸停止。消化系统--椎管内麻醉时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的功能相对亢进,胃肠蠕动增强,可引起恶心呕吐。手术牵拉腹腔内脏或血压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较大时,中枢缺血缺氧,可兴奋呕吐中抠亦会引起恶心呕吐。泌尿系统--腰骶段的交感神经阻滞后,尿道括约肌收缩,而逼尿肌松弛,可产生尿潴留。椎管内麻醉技术:一般选取患者侧卧位或坐位(鞍区阻滞),背部与床面垂直,与床沿齐平,尽量将腰部向后弯曲,使棘突间隙打开利于穿刺。以腰麻为例,一般选用L3-4或L2-3间隙。首先定位,然后皮肤皮下组织棘间韧带逐层浸润麻醉,减少穿刺痛苦。根据病情及麻醉医生习惯选择直入或侧入穿刺,穿刺成功标志是脑脊液流出,后蛛网膜下腔内注入麻醉药。对于麻醉平面调控临床常以皮肤试痛或冷盐水棉棒测试阻滞平面。阻滞平面调控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重要环节,在极短时间内,将平面控制在手术所需要的范围。影响平面因素较多,如穿刺间隙高低、患者身高体重、体位、局麻药物种类、浓度、剂量、容量及比重,以及针尖斜口方向、注药速度等。所以麻醉医生经常在穿刺成功后,迅速要求患者配合,测定感觉平面,调整体位调整阻滞平面,以达到完美麻醉效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阻滞脊神经,使其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适应症多适用于2-3小时内的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等手术麻醉,如下肢手术、痔切除术、剖腹产手术等。禁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多发硬化症、脑膜炎、脊柱畸形及外伤、脊柱结核及肿瘤休克、败血症、靠近穿刺部位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都视为腰麻禁忌症,而冠心病患者应慎用。并发症麻醉中异常情况1.麻醉失败注药速度过慢或体位调整不当,针口脱出未注入合适剂量,药液混入血液使药效降低,脑脊液PH高使药液沉淀等各种因素,导致麻醉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可能需要重新麻醉或更改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2.血压下降麻醉平面升高血压下降较为明显。低血压的发生和血压下降的幅度则与阻滞范围的大小、病人的全身状况和机体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3.呼吸抑制椎管内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支配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功能的脊神经被阻滞的范围和程度。当肋间肌大部或全部麻痹,肺通气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旦膈神经也被阻滞,则可能导致严重通气不足或呼吸停止。4.恶心呕吐发生率约为13%-42%,女性多于男性。多因循环抑制低血压引起脑缺氧,兴奋恶心呕吐中枢,麻醉后交感阻滞,迷走神经功能兴奋致胃肠蠕动增强,外加手术牵引等刺激也易引起呕吐。麻醉术后并发症1.头痛较常见并发症,发生率4%-37%,尤其年轻女性发生率较高。头痛多于麻醉作用消失后6-24消失出现,2-3天最剧烈,一般在7-14天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1-5月甚至更长。对于轻度头痛者平卧2-3天可自行消失,中度每日补液2500-4000ml,应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麻醉相关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