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凤凰县桥溪口学区沈志平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们从思想观念到家庭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亲子关系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家校合作可以说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就能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完成各种互动活动。当家庭和学校目标一致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会相互合作产生一种合力,而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出现干扰、阻止和破坏教育行动的现象。在多年的实践中,教师们一直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希望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关键词:家校合作习惯养成教育互补家校合作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是指家庭和学校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互助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要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与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要积极地进行合作,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学龄期孩子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尤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重。家校合作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实际上是折射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而这个孩子又在不断地接受学校教育。因此,如果家校不合作,让两股重大的教育力量的任何一方陷入盲区,甚至是对立面,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此时承受的教育力量是最大的,改变也是最大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根本途径。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缺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是要达到信念、原则、教育目的、过程和手段上的一致,尤其是过程和手段的一致,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合作。二、家校合作对学生的益外1、完善的家校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的目的是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2、家校合作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各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和谐的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取决于能否及时地交流信息。家校合作,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可以让家长不仅知道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还可以了解学校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和谐的家校合作,能使这一渠道更加畅通,能够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4、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办学,但学校的一系列办学行为以及好的举措,社会和家长未必完全了解和理解,甚至误解。若不及时地交流沟通,及时地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容易使学校的一些工作落实产生阻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