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濮城镇中学导学案七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导学案总编号主备人杨敏审核人李桂青审批人李忠祥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课题黄河颂课型预展课课时第1课时三、问题探究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四、反馈提升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五、达标测评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歌颂了黄河?请归纳黄河的英雄气概?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积累词汇,理解文意2、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学习难点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1、作者及写作背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澎湃()狂澜()屏障()一泻万丈()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摇篮:屏障:3、整体感知①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②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