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说课稿申丽我的设计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构建知识,拓展思维。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小红起床为场景作为学习的线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几时几分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使学生初步形成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整时。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以及特殊时刻的认识。三、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兴趣导入法:利用猜谜语的游戏导入课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如:小红起床、小明的一天等),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4、活动实践法: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如:我说你拨,我拨你说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强调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四、说教学过程本着新课标的精神,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同时考虑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一)导学(猜谜引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玩的谜语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请大家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2、揭开谜底后,出示各种实物钟(如:挂钟、闹钟、手表、电子表等)(二)自学(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这一环节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的空间,利用小红起床的生活情景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指导①(请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钟面。2、出示自学指导②(观察钟面上的两根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总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和两根针,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三)互学(小组讨论,尝试解决)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学习认、读整时:分别出示1时、2时、8时,让学生学着一起动手拨一拨并猜时间,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提问学生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这一环节注重优生积极帮带后进生、后进生主动请教优生,同时多鼓励后进生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2、学习记录整时:一是引导学生在数学上用汉字来帮忙,用几时来表示几点。二是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并请两个学生上前将电子表上的时间展示在黑板上,引出电子表计时法(如:7时可以用7:00表示)。3、认识特殊时刻(12时和6时)。①组织学生动手拨出12时,小组讨论1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讨论12时的时候在钟面上只看到了一根针,是不是钟坏了?归纳: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了。②组织学生动手拨出6时,小组讨论交流6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归纳: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线上。注意:对互学认真的小组进行鼓励、表扬、加分,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争取让全班学生以积极、高昂的热情投入学习。(四)展示(活动实践,巩固新知)展示是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解决学生自学和互学过程中的不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