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3.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5.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律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9.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不会发生B.可能发生C.取决于商品数量D.是不可避免的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12.“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D.心理因素决定价值13.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B之商品价值同价格相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1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人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20.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2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2.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2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2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25.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一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2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A.不变资本比重增大B.可变资本比重增大C.流通资本比重增大D.流动资本比重增大2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来源:()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28.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独裁制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29.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