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宗教改革创新演练大冲关岳麓版选修1(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时候,列宁对这个俄国作了如下的评述:“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当时的俄国()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解析: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困窘落后的内陆国家,主要使用农奴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故B符合。答案:B2.彼得一世说:“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鼓励私人开办企业②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③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④实行重商主义[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彼得一世经济方面改革的措施,③是属于军事方面的内容。[答案:A3.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是改革的内容,不是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改革强化了农奴制;B项是为C项服务的。答案:C4.彼得一世曾说:“这场战争是花了三倍时间读完的一所充满血腥而又危险万分的学校。一般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七年结业,而我们的学校却花了三倍的时间才读完。”“这场战争”是()A.俄国与瑞典的战争B.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C.克里木战争D.日俄战争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七年结业”“花了三倍的时间”及所学知识可知,为打通“朝向欧洲的窗户”,彼得一世在1700年发动了对瑞典的北方战争,故选A。答案:A5.他被誉为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列强国家的主要因素。对他改革中“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这一措施的正确评价是()A.不利于竞争,妨碍了本国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当时西欧国家围困俄国,彼得一世不得已这样做D.保护了本国贵族的利益,巩固了沙皇统治解析:推行重商主义,保护了本国的民族工业。答案:B6.右图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发展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俄罗斯部分的图文版丛书封面。某历史小组观看这部纪录片后对彼得一世改革产生了几点认识,其中不准确的是()A.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B.鼓励私人开办企业C.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D.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解析: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体,仍旧维护落后的沙皇专制。答案:D7.在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潮流的是()A.推行学校教育B.生活习惯西欧化C.实行征兵制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解析:从14、15世纪开始人类向近代社会迈进,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是时代潮流。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鼓励兴办手工工场,而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故答案为D。答案:D8.“给我20年,我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俄国取得北方战争的胜利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C.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的基本性质属于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并没有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9题8分,10题10分,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彼得一世材料二彼得一世设立新权力机构——参政院,以取代领主杜马。参政院成员大多为非名门贵族代表,由彼得一世亲自指定。全国划分为50个省,由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他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