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三类自发性气胸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生机制;1破裂口2产期微生物临床类型闭合性(单纯性)交通性(开放性):破裂口较大或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是破裂口持续开放张力性(高压性);对呼吸循环影响最大必须(紧急)抢救症状一侧胸痛,针刺样刀割样,持续时间短可伴有刺激性咳嗽体征Hamman征;左侧少量气胸或纵膈气肿时,有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与心跳一致的气泡破裂音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型稳定型;呼吸频率《24次每分钟,心率60—120次每分钟,血压正常,呼吸室内空气时sao2》90百分之,两次呼吸间隔说话成句否则为不稳定型并发症脓气胸血气胸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治疗1保守治疗(稳定性小量气胸);高浓度氧可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2排气疗法(1)胸腔穿刺抽气;一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2)胸腔闭式引流(不稳定型气胸);锁骨中线,腋前线皮肤切口1.5-2.0cm3化学性胸膜固定术(1)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2)双侧气胸(3)合并肺大炮(4)肺功能不全成功率高主要不良;胸痛发热滑石粉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定义;是指由各种肺内或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展的急性呼吸衰竭。病理特征;炎症导致的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腔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常伴肺泡出血。临床表现大多数在原发病起病后72小时内发生,几乎不超过7天最早症状是呼吸增快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诊断;四个条件满足1.明确诱因下1周内出现急性或进展性呼吸困难2.胸部x线平片或ct双肺浸润影不能完全用胸腔积液,肺不张或结节影解释3.呼吸衰竭不能完全用心力衰竭和液体负荷过重解释4.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的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病因1.气道阻塞性疾病2.肺组织病变3.肺血管病变4.心脏疾病5.胸廓与胸膜病变6.神经肌肉疾病分类按动脉血气分类;一型呼吸衰竭,二型呼吸衰竭发病机制1.肺通气不足2.弥散障碍3.通气血流比列失调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5.耗氧量增加对机体的影响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脑细胞)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对呼系统的影响4.对肾功能的影响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肝脏)6.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心脏的解剖和生理1.心脏结构2.心脏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也纤维网)3.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圆锥支,窦房结动脉,锐缘支,后降支,左室后支)心脏的的生理1.心肌动作电位(除极过程;0相,复极过程;1快速复极;2平台期,3快速复极末期,4静息期)2.压力容积(1)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第二章(2)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力衰竭定义;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供血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体液潴留分期与分级1.分期;前心衰阶段(存在高危因素)前临床心衰阶段(结构性心脏病)临床心衰阶段(有症状和体征)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内科治疗后,休息时仍有症状)2.分级;1级(正常活动量不受限制)2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3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4级(休息时也存在心衰症状)病因;原发性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诱因;1.感染2.心律失常3.血容量增加4.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5治疗不当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1代偿机制;(1)frannk-starling机制,(2)神经体液机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RSAS系统激活)2..心室重塑3..舒张功能不全4.体液因子改变(精氨酸加压素,利钠肽类,内皮素,细胞因子)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一)左心衰竭症状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最严重的形式)2.咳嗽咳痰,咳血3.乏力疲倦4.少尿肾功能损害体征肺部湿罗音心脏体征(二)右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