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VIP免费

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_第1页
1/4
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_第2页
2/4
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_第3页
3/4
中国中两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第10卷第2期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赵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210029)·131··讲座·摘要:皮肤变态反应疾病对人类的影响日渐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变态反应科学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文中就变态反应学发展,特别是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做一简要回顾。关键词:变态反应学;皮肤;回顾;gL望中图分类号:R7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09(2011)02-0131--03皮肤是人类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大器官,由于社会与环境不断的变化,皮肤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成为变态反应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就皮肤变态反应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作一简要的回顾,激励我们重视和更加努力加强研究,为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1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变态反应学发展同顾参照文献【1,2】。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密切接触的皮肤和呼吸两大器官在保障人体免受外界环境因子的伤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是发生变态反应疾病主要部位。因此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也表现在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的症状。1565年意大利医学家LeonardoBottal]o首先描述r针对玫瑰等植物花朵出现的呼吸道症状,但并未给出病因和诊断。1819年英国医师JohnBostok在《皇家医学学会)((RoyalMedicalSoeiety))_L报告夏季出现的眼部和鼻部不适,认为枯草是导致症状的病因,因而命名为“枯草热(hayfever)”;1869年英国医师CharlesHarrisonBlaekley(1822~1900,)观察将花粉放置在皮肤破损处的反应,开创了变应原皮肤划痕试验。并于1873年报告了草属花粉是枯草热的直接病因。同样是枯草热患者的美国医师MorrillWyman于1872年出版《秋季卡他症(枯草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