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综合开发工作报告材料尊敬的副厅长、副市长、各位领导:非常感谢您们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山区综合开发工作,这是对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就我县的基本情况和山区综合开发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基本县情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的美誉,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傣、彝等26个民族,总人口29.7万人,是一个以傣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6.3%。全县辖10个乡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1943个村(居)民小组,森林、矿藏、热区、能源等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全县地形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属亚热带山区季风气候。全县有林地面积894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9.2%,其中:国有林549万亩,集体林345万亩;人均拥有林地30亩;森林覆盖率74.7%,活立木蓄积量4832万立方米,是XX省重要的林化、林纸基地;林木年生长量210万立方米,年净生长量120.4万立方米。煤炭储量700万吨,石油储量1200万吨,天然气储量3亿立方米,铜矿储量196万金属吨;热区面积732万亩,大小坝子23个;水能资源7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7万千瓦;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民族风俗各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和制定了全县中长期规划及“十一五”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三个三”(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为重点,打牢交通市政、农业产业、科教文化三个基础,培植壮大林产、矿电、特色农产业三大产业体系。“实施六战略”(改革开放活县、产业项目立县、绿色工业强县、生态农业稳县、民营经济XX县区、科教文化XX县区),着力打造“活力、绿色、实力、和谐”,建设富裕文第1页共10页明开放和谐。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28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财政总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2.73%,人均生产总值7834元,同比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2254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400元,同比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林业总产值11.8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8.32亿元,林业总产值、林业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县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50.7%、47.3%,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960元,林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74%。二、全县山区综合开发现状1996年,我县被列为省级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试点县。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县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遵循林业发展规律,以“改土、治水、造林、修路、通电”为基本内容,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优化体制,活化机制,加快富民、XX县区、富行业”的路子,制定了试点方案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规划,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实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进一步加速了山区综合开发进程。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县的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了林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使生态得到保护、产业得到发展、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绿色小XX县区”创建活动,年,我县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绿色小XX县区”,县内23户农户被表彰为“全国绿色小康户”,全面推进和提升林业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全县实施天然林管护207.4万亩(不含卫国林业局经营区87.8万亩),封山育林0.919万亩,实施天保区造林9.5万亩,促进了生态环境自然恢复;生态公益林管理逐步加强。全县共区划公益林214万亩,对公益林实行严格的保护,限制采伐,实施封山育林、抚育、补植、第2页共10页改造,并及时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共兑现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