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工土方开挖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XXX工程人工土方开挖2设计情况开挖深度XXX,开挖方量XXX,开挖方式XXX。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做好施工场地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文物保护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2)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熟悉图纸。(4)熟悉技术规范3.2机具设备3.2.1测量设备基坑(槽)开挖测量设备有: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3.2.2挖土机具根据工程规模大小配足常用的工具: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铅丝、钎探设施等。4施工工艺流程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1-1所示。2/6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流程图4.1.1.-1施工流程5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根据挖方深度、土质为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且无地下水时,开挖基坑亦可不必放坡,采取直立开挖不加支护。5.1工艺操作要点5.1.1土方开挖(1)根据土质情况和现场存土、运土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开挖。土方开挖顺序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不得超挖”的原则。(2)开挖时应沿灰线切出基槽轮廓线,每层深度以600mm为宜,每层应清底,然后逐步挖掘。(3)开挖大面积浅基坑,可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4)在有存土条件的场地,一定留足需要的回填土,多余土方运至弃土地点,避免二次搬运。(5)在槽边堆放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一般地,土方距槽边缘不小于1.0m以外,高度不3/6宜超过L5m。5.1.2修整边坡开挖放坡的坑(槽)时,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坡度线,边坡应随挖随修整。待挖至设计标高,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据此再统一修整一次边坡。5.1.3清理槽底在挖至坑槽底设计标高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水平线。自槽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基槽侧壁上钉水平小木撅,随时以小木撅上平,用拉线尺量法校核槽底标高。5.2质量要求(1)现场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扰动。(2)表面标高、长度、宽度准确;不允许边坡偏陡。(3)夜间施工,保证足够照明设施。基坑设置3个镝灯。车辆行驶注意行人及物体,以免发生交通事故。(4)边坡四周1.5m内严禁堆放重物及停放施工机械,尤其土方开挖及地下施工期间,坚决杜绝。5)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6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作业标准)6.1施工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5(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66.2验收标准土方开挖的标高、长度、宽度、边坡、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6.2.1-1检验项目表的规定。表6.2.1-1允许偏差项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标高-50±30±50-50-50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00-100+500-100+100—一般项目边坡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基底土性设计要求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土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7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给出方案用级配砂石回填。(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8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8.1安全措施(1)挖掘土方时,必须由上往下进行,禁止采用掏洞、挖空底脚和挖“伸悬土"的方法,防止5/6塌方事故。(2)多人同时挖土操作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m,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m。禁止面对面进行挖掘作业。(3)用十字镐挖土时,禁止戴手套,以免工具脱手伤人。(4)挖掘土方作业时,如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