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四川省孔滩镇万家小学:徐伦聪苏霍姆林斯基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优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呢?这已经成了每个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了每个教师的核心任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一、关爱学生,挖掘闪光点1、“没有爱就没育教育。”老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把爱的种子播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爱一部分学生容易,爱全体学生就难了,然而,感化和教育学困生是教师的天职,原谅和尊重学生更是教师的美德,教师对学困生的亲近,关爱,即使“一丝一毫”也会使学困生终身难忘。学困生并非什么都不好,只不过学业落后和一些不良行为掩盖了他们深处的那些进步的“火种”。因此,教师因多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施展的时间、空间,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但他特别团结同学爱劳动不管班上谁打扫卫生他都主动去帮忙,受到同学们的喜爱,他还有一颗善良的心,班上有时有的同学忘了带饭票,他都自己不吃都要借给同学。还有他的字写得不错,有一次我在班上办板报,他看到我累的满头大汗就来帮我,他写的字十分好看,这样的孩子又有谁不喜欢他、不爱他呢!这个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而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期望,他们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2、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困生的时间,满足他们的愿望。要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教师尽可能的挖倔他们的潜力,注意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多给他们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哪怕他们的见解只有十分之一是正确的,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奋发向上的转折点。作为一名教师,要允许学生经历“丑小鸭”的转化阶段,让学生尽情的去表现,一旦他们为自己形成良好的形象,他们会万分珍惜。3、爱学生的生活。我班有个特困生叫肖灵慧,父亲病逝,靠母亲一个人拉扯3个姐妹上学,家境特别困难经常帮妈妈干活常常迟到缺课影响学习。学习上掉了队成了学困生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1一方面向学校领导反映要求给予她帮助,另一方面我发动师生捐款资助她。这样她的后顾之忧就解决了,她也由一个学困生逐渐变成了优生。二、关爱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和学困生接触的一切机会去了解学生,处处做“有心人”和学生的“知心人”深入他们内心世界,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认真对待他们的烦恼,哪怕在常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也不列外,另外,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过勤,过重,要尽量采取商谈式的批评方式,如“你在某方面做得很好,在某方面还要加油等,以打动学生,并是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如果过勤、过重,不会产生自信的。因他们本身就懒惰、贪玩,若一味指责,会适得其反。因此,必须因势利导,有一点优点应该给予表扬,鼓励另外要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使他们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使他们渐渐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奋斗,所以,对“学困生”宜多指导,耐心教育,使他们感到学而有乐三、找出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到各个学生在气质、性格、动机、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品质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灵活的选择最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减少学困生继续产生的根本措施。分析心里异常的学困生,给予对症下药。如,某个孩子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爱搞小动作、恶作剧的学困生,也许表现类似相同但其心态和原因却不一样,其中的某个可能是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学习失去信心,却故意表现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对他给予个别帮助,补好基础。而另一个孩子,亦可能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生气时不经意的挫伤了他的自尊,激起了他对老师的对抗情绪,老师应该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关心尊重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加以指导。还有一个学生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导致情绪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