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师说》学案2010425(1)VIP免费

《师说》学案2010425(1)_第1页
1/4
《师说》学案2010425(1)_第2页
2/4
《师说》学案2010425(1)_第3页
3/4
《师说》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积累“师”、“道”、“惑”等文言实词和“于”、“其”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掌握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师:唐朝中期,社会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视学习,鄙视老师。柳宗元曾在文章里有这样的记载,说当时如果有谁认真向师学习,就会受到周围人的嘲笑,乃至于一位大文豪拍案而起,写了一篇力作,来抨击这种腐朽的社会风气。这篇文章一出,官场哗然。整个士大夫阶层都把他看成是异类,狂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生:韩愈)对。他就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这篇文章是什么呢?(生:《师说》)对。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学的《师说》。师:同学们在初中就已学过韩愈的作品。请简要介绍一下韩愈的情况。生: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生: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生:他谥号“文”,世称“韩文公”。生:他在诗歌创作上也卓有成就,和孟郊开创了“韩孟诗派”。课件展示: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苏海韩潮师: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朝的韩愈和宋朝的苏轼,他们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后人称之为“苏海韩潮”。另外,同学们注意题目中的“说”。“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像《马说》;可以叙事,像《捕蛇者说》,重在说理,属于议论文。三、文本探究【多媒体展示问题】【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样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研习第四段: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出,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③能行古道【教师点拨】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人也许不多,但肯定不止他一人,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问题二】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研习第一段:1、中心论点2、教师的职责3、从理论上阐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4、择师的标准5、择师的原则。这一段介绍了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也会有所启发。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教师依次提示五个内容,学生试背。【问题三】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怎样的分论点?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看第二段。1、我们先来做一项小练习,检验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每位同学在本段中找出三个典型的词语和一个典型的句子。注意:从常见的文言现象入手,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从句子翻译的角度找一个特殊的句式。学生很踊跃。一词多义:惑、师、道;词类活用:师、耻、小、圣、愚;通假字:“不”通“否”;古今异义:众人、小学、齿、所以。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宾语前置)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怪也欤!(省略句)2、请一位同学将本段朗读一遍。师:韩愈有句名言“大凡物不平则鸣”,所以他在写文章时会投入大量的感情。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读的?生:韩愈对这种现象极端愤慨,我觉得应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师说》学案2010425(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