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制作》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制作》,选自广东省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七节《表格制作》。教学的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下面我将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一、教学指导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利用word制作精美的表格。介绍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制作表格、编辑表格,在Word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节,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⒈了解行、列、单元格的概念。⒉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移动表格,改变表格大小的方法。⒊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表格,输入内容,设置和修饰表格。(2)过程与方法:⒈亲身参与表格的制作过程⒉了解与表格相关的概念及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培养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⒉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⒊增强学生的信息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⒋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因此让学生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对表格的调整和编辑的操作中学生容易出错,掌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表格的调整与编辑作为本节课的难点。重点:通过本节课学习,熟练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难点:学生通过交流与实践操作,熟悉插入表格的方法,掌握对表格的调整和编辑的技巧。三、说学生小学学生好奇心强、兴趣高,但实践操作少;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快、有一定的探究发现能力、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差。使用word制作表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应用,部分学生以初步了解,部分学生还对计算机操作很陌生,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大差异。四、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演示法:依据本节的内容特点,我运用多媒体教室的演示和广播功能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教学来获取知识的能力。任务驱动法: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续使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法的使用,能逐渐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法:把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的讲解与演示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信息技术课与其它知识的渗透,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符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教学课件。五、说学法主动探寻法:现代化教育思想倡导的教学方法是主动探寻的学习,是为应用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记忆知识而学习。因此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实际操作中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合作学习法: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协作学习,从而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六、说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熟悉计算机操作、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5分钟):1:熟悉word文档的创建、保存及word文档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2:练习在word文档中输入文本信息。[设计思想]: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二)新授内容:根据本课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