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开记忆之窗教学设计VIP免费

推开记忆之窗教学设计_第1页
1/7
推开记忆之窗教学设计_第2页
2/7
推开记忆之窗教学设计_第3页
3/7
1科目:高中心理健康高一第二堂心理健康课《推开记忆之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心理课程还没有购买相应教材,我们应用的是自我实践总结的校本教材。本次是高一年级第二次心理健康课,本课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记忆特征,设计主题“推开记忆之窗”,从记忆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节课主要有三个部分,1、什么是记忆,2、记忆(遗忘)的规律,3、记忆的方法。这些记忆的规律和方法素材来自于《普通心理学》记忆一章。【学生情况分析】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保持和再认。人靠记忆积累丰富的经验,为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记忆是智慧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高中阶段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我国有关研究证明,在同样长的时间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记住的学习材料的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多四倍,比初中生多一倍多,达到了记忆的“高峰”。高中生处于记忆的"全盛"时期。高中生的记忆具有以下特点:(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本课根据高中生的记忆特点设计了本堂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记忆的概念;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通过活动与训练,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手语分享,引入记忆课题。2.图文解析,探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遗忘规律。23.活动体验,通过记忆材料训练,总结记忆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记忆的规律并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掌握记忆的三种分类和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第一张幻灯片(心理学让世界更美好),承接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心理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幸福自己,快乐他人的学科。最近心理辅导室在排手语舞节目。今天在课堂上也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手语动作,看大家能不能记住。大家都能够很快地记住这些动作,只是有的人学得快一点,有的学得慢一点。大家对自己的记忆是否满意?我们将一起探讨记忆的话题,推开记忆之窗。播放第二章幻灯片(推开记忆之窗)。一、什么是记忆【过渡】说到记忆大家都不陌生,你们认为记忆是什么?举个例子。【结合实例引导探究】结合生活化(如背英语单词、认出小学同学)的例子,得出记忆的概念: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保持和再认。二、记忆不是硬盘,它会说谎【过渡】有人会把记忆比作是硬盘,因为都可以把信息存储,想用的时候提取出来。但是现在这个说法越来越不可靠了,因为我们发现记忆是会说谎的。【结合实例和图片引导探究】记忆拼凑:例如你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但是你却感觉自己曾经来过,而且场景,人物,发生的事情一模一样。这就是记忆拼凑。选择性遗忘:例如和别人聊天,你会把一些信息遗忘,等下次别人说你曾经说过某句话的时候,你记得和他聊过天,但是你会很理直气3壮说你没说过。其实很有可能你是真的说过,只是你把这句话遗忘了。记忆的重新编码:比方说同样一件事,但是在不同时候描述出来的会不一样,例如小时候的一件事,在你14岁,34岁和64岁描述出来的会有所不同。记忆会撒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发生过得额事情不能够原模原样地记住,会遗忘,找到根本原因,我们一起探索下我们是如何遗忘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稳;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根据这条规律,我们当天所学的功课要当天及时复习,学好一个单元后进行复习,考试前再复习,这样就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了。启示:及时复习,先密后疏。如果1小时内学习的东西,当天的学习内容:复习10min;24小时以后:复习2~4min;1周后:复习2min;1个月后:复习2min;6个月后:复习2min;1年后:复习2min三、记忆的分类4【过渡】掌握了遗忘的规律,可以让我们记得的东西保存更久。那又如何更快地去记住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记忆可以分很多种类,我们可以从记忆的分类去寻找记忆的方法。【结合实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推开记忆之窗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