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节节虫》教学案例高玲玲沁园路小学高玲玲教材分析:《节节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册第7课的内容。教材利用大量的版面展示了学生优秀作品,同时还提供了制作方法步骤图,为学生制作提供了参考。本课重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废旧材料,通过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创新,制作新颖有趣的节节虫,让他们在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心世界过程中得到新的领悟与发展,是一节很有趣味性的工艺设计课。学生在学习和旧物再设计的制作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易于接受。一、教学目标1.显形内容和目标应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应会: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利用废旧物进行再设计的方法,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全过程,进行富有个性地创造,让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充分发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节节虫的基本结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难点:大胆联想,进行巧妙的设计与构思,制作出新颖有趣的节节虫作品。三、教学准备:教师:节节虫范品、多媒体课件学生:各种生活废旧用品、剪刀、胶水、细绳、小饰物等。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流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欣赏: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位大家熟悉的客人。它是谁呢?点击小虫虫图片。小虫虫真可爱!那大家喜欢它们吗?我们来点击“虫虫家族”,欣赏一下更多的虫儿,好吗?(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并和同组的同学小声交流。)2、引导思考:①问:欣赏完了,你发现这些小虫都有一个什幺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分头、胸、尾三部分。)②问:除了这个特点,你还发现什幺其他的特点吗?(它们的颜色很鲜艳,身体是由粗变细的,有触角和小脚……)3、明确课题:这些一节一节的小虫子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怎样做好一只新颖有趣的节节虫。板书:节节虫[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蚕宝宝为节节虫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参与意识,驱动学生欣赏后思考、分析出其基本结构。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刺激他们的视觉和思维,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也为下一步进行作品装饰打好了基础。](二)亲身体验,探究方法1、玩你们看,老师这儿也有几只节节虫。(出示范作)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边玩边欣赏边交流。)2、拆快乐虫虫要考考小朋友们,我们是用什幺方法做的?每节间是怎样连接的?想不明白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把我们拆下来仔细研究。(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出方法和步骤。)3、思通过刚才两个小游戏,你得到了什幺启发?除了这些,你还能想出哪些方法和材料?(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想象。如:用乒乓球、酸奶盒、毛线球等做节节虫。用针线、双面胶,夹子、图钉等方法来连接。)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幺多的好办法!4、赏大家想不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点击“快乐虫虫”边看边想:你觉得他们的作品美丽吗?美在哪里?(学生边欣赏边交流。如:我觉得这些作品颜色都特别鲜艳。我觉得这个用图钉的作品最美,它的材料用得很巧妙……)[设计意图:学习是满足学生需求,学习活动化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充分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通过玩、拆两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究制作材料和表现方法,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学得有趣、轻松、主动。思、赏两环节能促进学生对作品装饰方面得到创新的激发,发表自己的感悟、认识与见解,在交流中学到别人的优点,凸现自己的审美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的能力。(三)愉快表现,合作创作1、作业要求:今天,我们就用废旧的材料、多种的方法来制作一只新颖的节节虫。你可以选择与人合作,也可以单独制作,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谁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