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中考题(2009——2010)(一)2010年浙江宁波于是见公输盘。……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1(二)2010年四川眉山【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2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09广东省深圳市(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乙)子墨子起,再拜,……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7.《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8.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2)3(四)09山东省枣庄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盘服。(人教版教材课文《公输》)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9.翻译下面句子。(2分)夫子何命焉为?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3分)(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分)4参考答案(一)19、B20、我知道你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不说。21、明白告诉公输班与楚王,宋国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公输班和楚王不敢轻举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二)7.B8.A9.B(三)答案:7、3分。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8、4分。解释兼爱:却“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之意。非攻: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简答:示例: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或不侵害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才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