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进展历史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简称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进展简史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192025,美国 N.米诺尔斯基提出 PID 控制方法。1927 年,H.S 布莱克提出改善放大器性能的负反馈方法。诞生阶段:1948 年,美国人 N.维纳的《控制论》一书出版。1954 年,中国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一书出版。进展阶段:1971 年,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制出第一台 4 位微解决机 Intel 441980 年以后,自动化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处在高峰进展阶段。2.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讨论意义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展和普及,自动化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制造业、农业、交通、服务业、航海、航空、航天等所有产业部门,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进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自动化科学技术广泛地进入社会,有助于发明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文化素养。这些都足以证明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进展同样地促进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学科的进展。3.线性系统的定义线性系统的定义:用函数描述法表达被控对象时,能用线性常微分方程或方程组来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4.线性系统理论古典控制方法: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现代控制方法:状态空间理论、多变量频域法和其它几何、代数方法。5.非线性系统的定义非线性系统的定义:用函数描述法表达被控对象时,只能用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或方程组来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或称为本质非线性系统。6.非线性系统理论1.古典控制方法1)近似线性化法2)精确线性化法3)相平面分析法4)渐近展开计算法5)谐波平衡法(描述函数法)2.现代控制方法1)滑模变结构控制法2)反步设计法3)齐次控制法4)微分平滑法5)*其它各种微分几何方法7.分布参数系统的定义分布参数系统的定义:用函数描述法表达被控对象时,可以用偏微分方程、微积分方程或带时滞的方程来描述的一类“无穷维”系统称为分布参数系统。8.分布参数系统理论由于对分布参数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比较困难,计算量大,通常只能用“有穷维近似”的方法来解决。上世纪 70 年代进展了 一套基于泛函分析的与有穷维线性系统相类似的理论,阐明了无穷维系统的若干结构性质和概念。9.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定义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DE 的定义:系统的状态只能由若干离散值来描述、其演化是由一些突发事件来驱动的系统称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驱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