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回顾自己平时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也是这样吗?喜欢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讨厌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学生。正如苏老在文章中写的“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这是多大的错误啊!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故事:段和平聪明好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长,是名符其实的”老班长”.,董小周,小学、初中和段和平同班同学,小周只要一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他像听天书似的,浑然不懂,不一会儿就趴在桌子上进入了梦乡,两年的初中没毕业回生产队务农了,就这样一个人,董小周拿着锤子能打铁,拿着锯弓能做家具,掂起瓦刀能砌墙,这些年”老班长”段和平投奔到董小周的建筑队里,搬砖、和水泥当了一名小工。所以,教师不应该过分的看重学生的分数,应该根据各方面的能力去评价一个学生。的确,分数有它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一个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只靠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所能定论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必苛求孩子必须考多少分,而要从他们自身的特长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力争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克井中心校杨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