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相关知识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1)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2)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3)目的式削足适履越俎代庖(4)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5)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6)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7)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8)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9)兼语式请君入瓮引狼入室(10)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相关知识2.成语的感情色彩(1)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2)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3)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3.成语的出处(1)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与虎谋皮(2)历史故事煮豆燃萁闻鸡起舞洛阳纸贵(3)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昭然若揭成语高考的特点形式:一般是四选一的客观题,判断熟语运用的正误。考查点:熟语的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准确理解即准确弄清其含义。来源:很少有生僻的,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特别提醒:有些成语有几个意义,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成语误用的类型一、曲解词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重点语素。如文不加点、不刊之论(2)把握引申义。如坐地分赃、目无全牛、耳提面命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合对象。如声情并茂(2)范围扩大。如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3)关系错位。如汗牛充栋、豆蔻年华三、褒贬失当、情感错位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常见的褒义词如惨淡经营、重整旗鼓、殚精竭虑、东山再起、凤毛麟角、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苦心孤诣、破釜沉舟、死得其所、危言危行、有口皆碑、雨后春笋等等。四、不合语境使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如刮目相看、信手拈来五、谦敬错位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敬辞有:高抬贵手(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大材小用(敬称别人是人才。)鼎力相助(恳请或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尽力帮助别人)等。六、搭配不当、不合习惯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1)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2)主谓搭配不当;(3)介宾搭配不当;(4)某些动词(不及物动词,如生气、苏醒、完毕等等)不能带宾语。七、重复累赘,自相矛盾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自相矛盾,指前后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