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座位,我也玩“选秀”李晓旭今年暑期参加襄阳市初中班主任培训时,屈红艳校长在做《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讲座时,曾经提到一个问题:新学期(或平时),作为班主任,你是如何给学生排座位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每次排座位主要遵循高矮顺序、性别搭配、性格互补、定期轮换的原则,当然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如近视、散光、远视、弱视等视力不好和“调皮好动”的学生也有特殊的安排,比如直接安排在靠前的座位。像这样每次安排座位就像打仗一样,总有学生不满意闹情绪、有的同桌没有发生好的“化学反应”,同学之间闹别扭等情况发生,之后还要不断调整,真是费时费力,而且感觉到也并没有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新学期开学了,“如何合理安排座位”这个问题又呈现在我的眼前,总不能又继续延用自己都感到没有多大收效的排座位的方法吧?新学期里,该如何排学生的座位,以达到最佳效果呢?我绞尽脑汁,想了很多方法,但都又被自己否定了,总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些方法都似乎少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自己也说不清。偶然间,一条关于NBA选秀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难道安排座位不能像选秀一样吗?让学生自己做主,每个组长就像球队经理一样,一轮一轮的去选择自己组需要的组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吗?说干就干,我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们,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新鲜,兴趣都很高。第一件事是选取合格的“经理”——组长。我引导学生,选举的标准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比较优秀,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大家都信服的同学。在这样在这个标准下实行无记名投票,票数由高到低,选出前七名,这七位同学就是大家自己确定的小组长,并且按照票数的多少预先确定好每轮“选秀”的次序。接着就是最受关注的“选秀”部分了,各位组长开始选择自己需要的组员。出人意料的是,组长们选择组员时考虑的非常成熟,充分考虑到学科的搭配,也兼顾了同学的特长,比如有的“经理”选人时先挑选了英语或数学成绩突出的同学,可以给自己组的“队友”随时解决英语和数学学科的学习问题;有的选择了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再也不担心搞活动时拿不出节目了……,就连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因为具有一些特别的优点而被陆续选走。五六轮下来,班上七个小组就基本成立了。当然在“选秀”过程中,也出现个别同学不愿意到选择自己的那一组去,要求投奔别组,这好办,我做好协调工作,组长之间进行“交易”谈判,达到组长满意组员,组员认可组长,双方都心满意足,当然交易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要不然换来换去那还怎么搞学习了。最后组长安排座位。我先是引导组长明确编排本组座位的依据,那就是高矮、性格、性别等,然后每位组长领着自己的组员进行讨论、交流、沟通之后,组长安排自己本组成员的座位。这样,全班每位同学的座位大体就可固定下来,同学们陆续入座。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宣传到位,一节课的时间,座位很快就被安排好了,事后我让同学们针对本次排座位这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触。没有想到,每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以前行为习惯最差的同学说到:当我看到其他同学陆陆续续被组长选走时,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头都不敢抬,心里怦怦直跳,没想到自己在班上这么不受欢迎,看来老师平时批评我是正确的,我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无论谁选我加入那一组,我都会为这个组争光。一名组长说:我的确没有想到我的品行和学习还能在同学心目中排列前七名,以前总是没有自信,现在我找到了自信。我一定相信在我的带领下全组成员共同团结,共同进步,成为我们班最优秀的一组。还有同学说:我总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是优秀的,没有想到,前七名都无我,我一定要改正缺点,争取在下次排座的大选中挤进前七名,也能成为全班同学心目中的组长,为了这个目标,加油吧!还有同学说:当我听到XX组长点到我的名字吸收我为他那一组的成员时,我感觉自己是否听错了?我们上学期还闹矛盾,他能这么不计前嫌的接纳我,我还能小肚鸡肠吗?是啊,我们还是以前的好朋友,还可以一起快乐的学习。如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