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六(2)班郑皖军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妈妈就教会了我<<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现在吃的白花花,香喷喷的白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这首诗就是教导我们要珍惜粮食,不可以浪费。有一天,我在家看电视,看到一个公益广告,广告的最后说:我们中国一年浪费的粮食可以供两亿人吃一年。这个消息可真令我震惊啊,原来我们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那么多。有些人在外面和朋友吃饭时,他和朋友两个人,就点了一大堆菜,然后才端上来,他和朋友各吃一点就买单走人了。可是,他不曾想到,他在这里浪费粮食,而有些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却忍受着讥饿的折磨。我们应该节约粮食,保证餐餐光盘,不要眼大肚小。明知道自己吃不到那么多,而有点这么多菜,如果我们点菜多了,吃不完,也不要浪费,吃不完可以叫服务员来打包……这样这样就可以不浪费粮食了。粮食,谷子,白花花的大米饭,是从哪里来,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因为农民伯伯,使很多人不再受饥饿的折磨,使我们吃得饱。农民伯伯辛苦劳作,我们才能有这白花花的大米饭吃,所以,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应该珍惜我们的粮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六(2)班谭汪幸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弃它,节约,其实就在一瞬间,在一念之间。随着世界的人口在不断的生长,物资供应也越来越缺少,而物资缺少的其中之一就是稻米。稻米对中国尤其重要,大米使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米饭,稀饭,粽子,米线,走遍大江南北,几乎每到一处变有相应的以稻米制成的美食现在在中国,有许多人都有饭吃,所以浪费粮食的现象很严重。人们不知道,在非洲等较贫困的国家,有许多亿人口没有饭吃。所以说,粮食就是生命。同学们小时候会背一首诗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哪怕是饭桌上掉的一颗饭粒,我们也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的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爱惜粮食呢?可是,不知为什么,人越大,反而还不如小时候了,不是吗?学校的泔水缸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菜,剩饭,还有整个馒头,每一个来到它跟前的人,都会用一个极潇洒的姿势,赋予那白白的馒头一道优美的弧线。如果这一切让那些挥洒汗水耕种的农民伯伯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会觉得什么呢?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大的提高了,大多数人不再为吃饭发愁。可是,我们的国家只是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只是“基本”啊!在那些贫困山区有多少和我们一样的孩子,他们吃不饱饭,上不了学,他们多么羡慕我们啊。而我们不注意,竟将那粮食浪费了,又对得起谁呢?1991年夏天,我国南方许多省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多少人无衣无食。那时全国各地的人民捐献钱,衣服,又救活了多少人的生命?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题小作。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抛金泔水缸一样。世上有一种公式,那就是“小事乘以十三亿就会变成大事;大事除以十三亿就会变成小事。”在你眼里,一滴水、一张纸都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乘以十三亿呢?那结果可想而知。现在的社会、企业、学校都应当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每个中国人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扬荣弃耻;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积极宣传、身体力行,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种抵抗“浪费”病毒的疫苗注入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心中!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六(2)班覃莉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是我们常常念的一首节约粮食的诗歌.每当我们浪费粮食大人都会用这首诗来教导我们.每次我们在学校里吃早餐的时候,都会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有些人没有吃完自己碗里面的东西就拿去倒,有的甚至一口都没有动.可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