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日关系的理性思考德化一中政治组李海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日本右翼分子驾车冲撞我驻大阪总领馆日新历史教科书称钓鱼岛为日领土看看鬼子兵在钓鱼岛上在干什么!保钓人士准备前往钓鱼岛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照片原件再现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一些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呼吁抵制日货。我们要反的不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人民,也不是日本文化、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资金,要反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策。如果将反对日本右翼简化为“反日”,正好为日本右翼所用,进一步煽动日本国民的反华情绪,使他们的右翼政策有植根之处。因此,我们必须更加理性地爱国,在处理对日问题上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当前中日关系的理性思考一、中日关系为何一波三折二、中日关系的现状——政冷经热三、改善中日关系的必要性及对策四、对中日关系的展望——面向未来共同发展一、中日关系为何一波三折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日本的转型主要是政治上的转型,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化,以前没有发挥的作用现在要发挥。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要在新世纪实现和平崛起,希望能在地区事务及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日本担心崛起的中国会危及到日本的既得利益及潜在利益,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民众对日本未来走向深表担忧。两个转型中的国家出现摩擦和碰撞在所难免。日本的军事发展和常任理事国之梦小泉称日本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军事实力已跨入世界前列中国和平崛起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8,现在已接近1/3。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倒行逆施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却被右翼封杀的日本漫画日本首相小泉自从2001年4月担任政府领导人之后已经4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篡改侵略历史强化日美同盟触角伸向中国日本扬言要“先发制人”中日能源之争弥漫全球中日争夺东海油气资源引发中日石油线路之争的安纳线-安大线日本内阁府去年10月《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表明,日本认为“日中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的人占61%,比上次调查上升18.1%;对中国“没好感或不太有好感”的人达58.2%,比上次调查上升10.2%。这两项调查结果都是迄今最糟糕的。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同年九十月间所做舆论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的人占53.6%,比2002年调查上升10.3%。其理由为“日本近代侵略中国”的占26%、“日本至今没有认真反省侵华历史”的占61.7%。二、中日关系的现状——政冷经热中日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占中国直接投资的8至9%,日本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约15%,在两国去年的贸易关系是顺差209亿美元。从邦交正常化时的十几亿美元,到2004年的接近1700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额32年来实现了惊人的连续跳跃,今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三、改善中日关系的必要性及对策中日两国有着共同利益,“和则两利,斗则两伤”2004年,在华日资企业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日资企业纳税约490亿元。2004财政年度中国包括香港地区与日本贸易总额已达22.71万亿日元约2000亿美元,超过日美的20.63万亿日元,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从1990年到2003年日本出口增加值的44%来自中国,如果加上香港则达到56%。日本正是依靠中国的订单,才摆脱了10多年的经济不景气。30多年来,中日两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以及政府间资金合作构成了中日经济合作的三大支柱。中国从中日贸易中受益改革开放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直接投资国,同时又是中国政府间资金合作的主要伙伴。到2003年为止,日本是我国连续1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54.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吸收外资总量的9%。到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