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欣赏本文浩荡的雄奇的语言。2、体会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3、感悟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一、走近作者:“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本文是李大钊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作品。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在年轻时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共成立后,他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7年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二、创作背景: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于迷惘之中。中华民族处于“艰难的国运”中,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人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三、导入: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世人瞩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艰难险阻、坎坷不平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无数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雄健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三、课前预习:1、请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写下来,或读音或意思。2、大声朗读课文。(提示:节奏鲜明、语调明快、雄健、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3、请联系文中的具体语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说“艰难的国运”是怎样的一种命运?4、“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四、合作探究:5、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二者可以互换吗?6、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7、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试着找出并分析。8、学完本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9、拓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把保卫国家、建设国家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信念而逝去的壮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五、检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