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崔家庄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校本教师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4〕1号)文件,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56号)等文件精神,以及甘肃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4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的通知》(甘教师〔2014〕10号)、《甘肃省2014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招标公告》等文件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计划。结合本片区各学校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以“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按需施训、开放合作、务求实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宗旨,坚持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培训与教学相结合,培养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观念现代、团结奋进的教职工队伍。二、培训目标建设一支优秀的、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师德高尚、敬业奉献、观念现代、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体目标:(1)通过诊断测评,使参训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能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2)通过任务驱动式自主选学,使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融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3)通过选择性研修,使有条件的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聚焦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通过自主校本(园本)研修,使教师能够延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信息化空间。三、组织管理组长:左晓玲副组长:王建军校级管理员:杜洁工作坊主:学科组长培训对象:全体教师职责分工:培训工作由教导处组织,教导处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培训活动的部署及考核评价,指导教师如何培训等具体工作,校级管理员负责全校老师的培训过程,学科组长负责各自小组的成员培训情况。四、培训内容参训教师在学习本课程任务前,需先进行测评,根据自己的测评报告结果和本地信息技术条件,选择适合的任务类型学习。每个任务类型均设5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配置了1-2个任务包,每个参训学员每一阶段只需选择一个任务包完成即可。本项目50学时,提供2倍以上研修课程资源。具体内容设计如下:基于多媒体环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任务类型Ⅰ)研修任务活动设计阶段任务主题任务简介课程说明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1周/必修)任务1:玩转研修家园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T25。请参训教师熟悉项目方案和研修平台操作;装饰自己的个人空间;去教师工作坊和研修社区熟悉学习伙伴,加入研修团队;学习研修课程,参与研修活动。该阶段为学员提供的通识课程(包括方案解读类、平台操作类、师德修养类、技术素养类等),超过20学时,学员根据需要选学其中10学时即可。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3周/必修)任务2:制作教学课件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2、T3、T4、T5、T6。请参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需要,运用PPT、Flash、学科软件等技术手段制作一个教学课件。该阶段为学员提供的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超过20学时,学员根据需要选学10学时即可。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4周/必修)任务3.分享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或优化教学活动案例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7、T8、T9、T10、T11、T12、T13、T14。中小学教师: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学习,并运用所学,设计和实施一节课,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有效教学,分享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幼儿教师: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学习,并运用所学,设计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