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专业课1、要善于精选教学内容。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材越来越多,但是很少有那本教材完全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专业课老师具备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挖掘教材内涵,有针对性地进行删减、组合,以使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甚至在课本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升华。这样不但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精选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简而言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本着“按纲、因材、够用”的原则。2、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的职业教育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可视化。单纯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课堂效率,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实物教学和演示教学等各种手段,发挥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色彩鲜艳的挂图,形象具体的实物标本,融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迅速掌握所学的知识。3、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新知识。兴趣,是人的本能之一。在这方面青年尤其强烈,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如能加以引导和发挥,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厌恶心理烟消云散,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可以在专业课的探究学习中作出惊人的成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教师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要善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学生越差,对老师的要求越高”。特别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基础差,底子薄,教师更要在教法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时不妨降低一些要求,使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一步一步地有所发展。与其十分不懂,倒不如先来三分懂。即要实施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