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的报纸鱼设计意图: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从而启发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我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创造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创造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活动目标: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花纹。2、在活动过程中乐意与同伴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造型各异的花纹并尝试合作完成一副作品。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欣赏过"美丽的海地世界",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等有所了解。2、环境准备:报纸鱼范例;报纸、彩纸若干,双面胶、鸡蛋壳、红豆、绿豆、黄豆、黑豆、五彩毛线、树叶、盖子……活动过程:1、欣赏卡通片(播放片段)海底总动员让幼儿学会欣赏,并大胆地描述出片中的所见所闻。2、观察范例(1)"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2)"怎样才能做成一条报纸鱼?"(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用彩纸装饰鱼的眼睛、花纹、鱼鳍、鱼尾等。)教学建议:报纸鱼范例结构要完整,给幼儿制作提供外形装饰的暗示;操作猜想可了解幼儿的制作经验,便于示范时重点讲解。3、示范讲解(1)报纸斜角卷起,搓成纸条,提示要搓紧,不然报纸条容易散开。(2)将报纸条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双面胶将交错部分粘合,鱼的外形初具雏形。(3)选择彩纸贴在鱼框内,可上下、左右斜角不同方向贴。(4)用彩纸贴在彩条上可作为鱼身上的花纹,贴在鱼框上可作为鱼鳍,贴在鱼尾部可装饰鱼尾。教学建议:步骤(1)、(2)由教师示范,步骤(3)、(4)可不示范用讲解的方式,鼓励幼儿个性化的装饰方法。4、难题设想(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什么?"(眼睛)(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贴上去呢?"教学建议:留意有新意的鱼眼睛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了解幼儿对镂空处粘贴的想法,帮助他们完善设想。(4)小结:"关于鱼眼睛的粘贴有几个小朋友的想法非常好,可以先用细一些的纸条粘在鱼框上,横贴、竖贴都可以,再把鱼眼睛贴在纸条上;也可以剪眼睛时留出一段纸条,贴在鱼框的一边……"5、幼儿操作(1)操作要求:报纸条搓紧;卷好后用双面胶固定;鱼身上的花纹可以自己设计,花纹可多一些色彩;注意鱼鳍、鱼尾的装饰。(2)幼儿操作。提示幼儿爱惜彩纸,彩纸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建议:提出操作要求时,教师再做一些动作演示帮助幼儿再次理解;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花纹的新想法。6、相互欣赏(1)将报纸鱼用鱼线穿起,高低错落挂在活动室墙面上,墙面点缀水波纹。(2)集中欣赏。教师:"报纸鱼把我们的墙面也变成了水族馆。""你最喜欢哪一条报纸鱼上的图案,为什么?""看看哪条报纸鱼的花纹很特别?""你用了什么方法固定鱼眼睛的?"教学建议: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教师关注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鱼身、花纹等方面进行点评。活动反思:幼儿都表现出喜欢学、乐意学、一起合作学的氛围来,组织完美术活动《五彩的报纸鱼》这个活动后,我发现幼儿兴趣非常高,而且很快乐,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以下反思。一、选择的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知道海里的多种生物,海底世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神秘的海底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无限遐想,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来选择作画具体内容,让他们尝试用废旧物做鱼实际上给了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二、作画的形式不同样,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要求幼儿用废旧材料来装饰打扮鱼的底色,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废旧材料共同搭配从中带来的神奇效果,孩子们合作创设时俨然像一个自由作画的小作家,与往常不一般的创设画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