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安部学习体会学习体会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于2008年7月8日至月18日在XX市黄金海岸培训基地举办安检防爆及爆炸事件现场勘验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从刑事技术检验、排爆、治安工作的8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与交流。受市局派遣,我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的学习。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培训处马建国处长、爆炸检验处田保中处长等相关领导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物证鉴定中心董慧琦副主任到基地看望了全体学员并观看了学员进行的爆炸现场模拟实践。一、主要讲授内容1、当前国际恐怖活动现状和欧洲恐怖活动发展趋势;2、临时性生化、辐射爆炸装置的几种设计;3、生化、辐射爆炸装置的快速反应处程程序;4、自制爆炸装置的控制和安全处置原则;5、自制爆炸装置的全球威胁;6、排爆环境中的频率、设备管理。培训班首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介绍当地爆炸案件的情况,主任研究员田保中处长随后对各地的爆炸案件现场勘验进行了总体评价。田保中处长就爆炸专业知识,爆炸案件现场勘查中的程序、步骤、方法,爆炸现场遗留物、残留物、抛出物等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炸药成分的检验分析进行了详细讲解。田处长讲授了爆炸装置的基本组成,排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爆炸现场的组织指挥,常见的爆炸装置的排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将通常做爆炸装置的炸药、雷管、定时器等实物,排爆、防爆工具带到课堂上现场分解讲授。学员们结合案侦工作遇到的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讨论,为了提高刑事技术队伍勘验爆炸案件现场的实战能力,尤其是为没有接触过爆炸案件现场勘查的技术人员,创造一个学用结合,边干边学,亲身体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7月16日,田处长专门在XX市某山区组织了一场模拟第1页共4页实爆演练。从事刑侦技术、排爆、治安工作的学员们组成的现场勘验组,在田处长的指导下,按照现场勘验程序和步骤,完成现场勘查、动物尸体检验、爆炸残留物化验分析、现场分析、确定侦察方向等系列实战演练。对于一起爆炸案件,首先组织人员对现场加以保护,适当设置现场保护圈,要重点保护炸点、抛出物。在进入现场勘查之前将原始现场拍照和录像,并应及时拍录重点部位痕迹和物体,同时应注意,在拍照、录像中应互相配合好,不互相影响。在确保现场没有安全隐患后现场勘验人员进入现场,现场勘验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1、查明爆炸的性质,是气体爆炸还是炸药爆炸。2、判定爆炸案件的性质,是事故还是破坏,是自然事故还是责任事故。3、分析死伤人员与爆炸的关系。查明人员死亡的原因,损伤的性质,有无炸伤和炸点,确定尸体与炸点的位置、距离,生前姿态和位置。4、提取爆炸残留物,包括炸药尘土、引爆器材残留物、发火组件残留物、炸药包壳残留物、药包捆绑物残留物以及爆炸盛装物的残片,用以查明炸药的种类、引爆方法、点火方式、包壳为何物、捆绑物的材质等信息。5、分析、估算炸药的数量。6、依据现场勘验提取的各种爆炸物证,对爆炸装置的原始状态进行模拟复原。7、综合现场勘验的全部情况,分析爆炸的实施过程、爆炸犯罪分子的犯罪技术水平、作案人数等。通过这次学习,较为系统的了解了爆炸案件的勘查流程、要点和爆炸残留物检验的新方法,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在以后的勘查现场和民爆物品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经过王百姓老师的推荐,市委吴书记的特批,2004年4月,我作为特招人员从此开始了在公安机关的排爆事业,结束XX市无安检排爆人员的历史。选择这份工作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和第2页共4页原先在部队时学习到的一点排爆知识,2004年至今,从事排爆工作的只有我一个人,一双手、一把钳、一顶头盔加一件防弹背心闯荡于83个涉爆现场。自从事排爆工作以来,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尊重科学,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排爆事业上。我深知排爆是一项危险而艰苦的工作,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给自身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排爆工作专业性很强,需要精通炸药、机械、电子、化工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熟悉和了解爆炸装置的各种结构类型,掌握定时、遥控等各种炸弹的排除方法。我先后自费购买了《爆炸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