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教学设计《观刈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关键字词,理解诗歌内容。2.反复品读诗歌,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3.通过品读,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教学重点:品析、朗读,体会诗人对农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教学难点:造成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原因。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面对五月麦收,老师作了一首小诗:《五月的心情》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它笑意盈盈,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同学们,你能从我的诗中看出我的心情吗?我为它续上一句,“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曾经的五月,麦收的季节,诗人白居易于田埂边看割麦,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要共赏的《观刈麦》,有了《观刈麦》中不一样的“五月心情”。二、作者简介三、初读诗歌,体会情感1、听老师范读,听准字音、节奏、重音,体会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重音,读出情感。3、抽学生读,之后抽学生评价。四、品读诗歌,走进诗境1、诗中都写了哪些人呢?2、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诗中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情景都在干什么呢?小声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思考,并作些批注。学生交流,对关键字词,老师适时点拨引导。之后齐读全诗。五、深入内心,体味诗情我们通过文字,看到了他们的行为,我们能再通过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心吗?1、关注文中的丁壮和贫妇。请以诗中字词句为依据,揣摩丁壮和贫妇的心理,向站在田埂边观刈麦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追问:丁壮和贫妇哪个更苦?明确:繁重的租税让农民生活痛苦不堪,今日的拾麦人是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将成为明日的拾麦人。2、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白居易有着怎样的情感呢?3、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情感。六、拓展延伸,表达深情作者的情通过作品传给了我们,我们是否也该拥有这份“诗心”来悲悯一下农人呢?请依据本诗内容,对《五月的心情》进行续创作。《五月的心情》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它笑意盈盈,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五月的农人五月的贫妇五月的诗人七、诗意结尾,意蕴深长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板书设计:观刈麦白居易劳作辛苦愧税苦同情生活困苦关心百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