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心得体会1《心桥》心得体会利用假期读了《心桥》这本书,这本书要求我们学会的很多,如:学会自信、学会求知、学会适应、学会珍惜、学会追求、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思考、学会舍得、、、、、、等等。读了这些使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人生哲理:就是用阳光般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所谓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他会让你开心,会催你奋进,会让忘掉劳累和忧虑。书里面有句话说的好:“一些幸福源于心,一切成功源于行”。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抱有这种阳光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可能收获的会更多。我们经常在内心深处问自己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看了这本书也有了很好的答案:其实是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他志向的表示。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了解了那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因为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工作是人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持久的热情。我们不只为薪水而工作,还要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薪水仅仅是我们工作回报的一部分。工作能丰富我们的经验,增长我们的智慧。在工作中,我们获得技能与经验,工作赋予我们终身受益的能力。张国金老师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认真工作,才能使我们获得丰厚的报酬,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只有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加薪升职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否则,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就成了现实。既然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应该敬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书中也说过: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在职业中追求美好,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这才是作为教师最聪明的选择。我们的工作当中无小事,积极的、乐观的工作态度才能做第1页共2页好事情。记得在一次讲座中听过这样的一段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加强自己的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试着每天给自己的心情调个合适的颜色,也许我们也会感到一身的轻松与舒畅。可能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的落实我们教师更应该有创新的意识,什么是创新。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就是创新。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书中说:创新并不神秘,它是人人具有的品质。但是,它又往往和人们擦肩而过,与我们失之交臂。如果不去有意识地浇灌、培育,他就可能可能枯萎于萌芽状态。创新,能改变我们的工作环境,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巩固我们的竞争地位,还能在一个群体中出类拔萃。我想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对工作的激情,只有点燃自己工作的激情才能谈创新,因为激情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对工作充满高度的激情,可以使我们不畏惧现实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阻碍。激情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只有在热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才能实现创新。所以我想我们应该试着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不断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不断追求更高的定位,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自身不断的进步。不断进取的过程更是重塑自我的过程。这好比跳高运动员,不断进取就是要把跃过的横杆升高一格或几格,力争跳得更高一点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想别人没想的东西。总之,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抱有阳光心态,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实现自己的理想。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