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孩子们,我们一道学英语VIP免费

孩子们,我们一道学英语_第1页
1/3
孩子们,我们一道学英语_第2页
2/3
孩子们,我们一道学英语_第3页
3/3
孩子们,我们一道学英语——《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大峪一中李雪梅“会了可以不做”,已记不清楚这种思想最初从哪里获取,反正听了之后觉得挺好,因此就尝试着去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反正我讲的,他已经会了嘛,能从课堂以外收获点什么,那自然是好的,即使没有,他能渐渐地节省出时间干点自己喜欢的事,说不定还能意外地收获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呢!每届学生,不管七年级新生,还是九年级毕业生,我都会告诉他们:“会了可以不听,自己做点什么……”半个学期过来,七年级新生中已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老师讲第一单元的时候,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后面单元的单词已记完。所以就不用惊讶于八年级开学前,杨裕强等同学已预习掌握了新书上半册的新单词;苗新宇,九年级一个并不突出的女生,年前我新课进行到十四单元时,她已结束了全册的单词记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记忆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任务可能就不再只是简单的任务,而是一种自我能力的象征了吧!陈一览是公认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兼优的学生,在英语上展现的较强的阅读能力也让我刮目想看,于是我私下里鼓励他走出课本,不妨找本双语的名著读一读,他试了一段时间,我经常看到他抱着一本书在看,可惜的是,没有坚持太久,他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太难懂了”……是呀,作为一名初中生,抱着一本几乎不认识几个单词的书硬着头皮去读,的确是太难了,难道是我错了吗?不禁迷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第七十条建议及时给我指点了迷津:1、“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下这些问题,就激发了他们对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而我在课堂上并没有试图努力去点燃兴趣的火苗。)2、“在科技新闻里展览台上,在阅览室里,学校图书管里,在物理研究室里,陈列出一些有关的科学书籍和小册子,……”(我们的阅览室里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作为教师,我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我给出的指令似乎莽撞了些,作为老师我不知道那些书适合中学生阅读,用于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未成年的孩子们要去做、想去做,却实在是没有方向,找到的那本名著,也可能就是一本双语的,符合上面提出的要求的书,是不是适合学习阅读、提高,我根本不得而知?该是一种巨大的失误。)3、“……科技问题成了学生们谈论和争论的对象,而在争论中不仅辨明了真理,而且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成熟性。这是超出大纲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教师认为条件成熟的时候,就委托最有才能的学生准备报告和学术报告简介、编辑科技小组墙报、写书评等。还举行科技晚会和晨会,让学生演讲和作报告。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很多,这样就能激发他们从事深入的钻研。”(对呀,这种丰富的智力气氛我们怎可忽视呢?只他一人怎么有能力承担的起那份太难的孤独呢?如果有几个“知音”——水平相当的同学同时抱起小说阅读,并有时间交流心得的话,我相信他们在这条荆棘满布的路上会走的更远一些吧!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他们在争论和比拼中,大概就不会再有“独孤求败”的“生平求一败而不可得”的孤独了吧?)读着这些精细的语言,我眼前仿佛呈现出苏大师在指点学生时的点点滴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呀,教育原本就是如此精细的活动,如何经得起我们的“大手笔”呢?真正的教育不只是培养得分高手,我更希望我的高分学生也是有能力将英语学习进行到底的人!我愿和他们共同生活,一道成长,一起将我们的英语学习进行到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孩子们,我们一道学英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