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姓名:谢罡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过渡湾镇中心学校邮政编码:441600联系电话:13995791185电子邮箱:708835077@qq.com内容摘要:“生本课堂,以生为本”,在数学课堂展示交流环节,重点体现了这一理念。如何提高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把握重点展示的内容、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展示交流的方法及教师恰当的指导、调控来实现。关键词: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有效性正文:展示交流,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是一个动态,多元、互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形成的对问题解决或活动过程独特的认识和体验;是培养学生能力、展现才能、树立信心的有效途径。而当下生本课堂的建设中,由于教师对展示交流环节理解、定位的偏差,导致此环节多数流于肤浅,展示交流变成了优等生的专利和学生空泛的表演,使一些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走进课堂,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完全背离了展示交流的真实意义和构建生本课堂的价值取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做法。一、创设竞争、和谐的氛围来提高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建立民主、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竞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展示交流环节有效性的前提。首先,创设展示交流的竞争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知识探索成果的正确、错误或创新的程度进行评比,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在班级内或小组内进行“结对”比赛:(1)每个学生在班级中寻找实力相当的比赛对手,两人一组。(2)根据得分每组每天比出优胜者,优胜者得一分。(3)一周统计1次,分值越高,给予奖励。奖励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担任校升旗手;每周评选“周学习之星”,“周学习之星”票记满四次换取“月学习之星”,“月学习之星”票记满四次换取“学习金星”等;有时还有一些可爱的小本子、橡皮等物质奖励。这种“结对记分”比赛的方式简单,评选过程短、快,能促进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自主探索和展示交流。其次,营造展示交流的和谐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这样,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讨论,学生的意见得以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好起来。学生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收获知识,收获成功,收获自信,收获快乐。二、恰当地选择展示交流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无论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每节课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都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预设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示的内容要贵在”精”。将那些主干知识、重点内容、易错点和学习小组是如何发现问题思路的,是如何克服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作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讨和展示交流的重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需要展示的问题,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重点。1、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要重点展示算理、算法及注意的地方。2、在“解决问题”实际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几点展示:(1)解题思路及方法的总结,要讲清楚此类题型的思路,便于其他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来龙去脉,并简要归纳自己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提升解题的能力(2)解答技巧。在解决此类问题的小窃门。(3)易错提示。解决此类问题极易出现的错误或容易疏忽的问题。3、在“图形认识”展示交流中,要突出以下三点:(1)几何图形性质和结论推导、探究过程。(2)验证方法和具体的思路。(3)学生总结、反思、积累数学活动的体验。展示的方式要灵活。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展示交流的力度和效率,在展示方式的选择上,可采用以一个小组为主,其他小组完善补充,也可将总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几个问题分别由不同的小组进行展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