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_语文上册《观潮》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_语文上册《观潮》学案_第1页
1/2
八年级_语文上册《观潮》学案_第2页
2/2
8上-28《观潮》学案(宋安提供)【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二、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预习导学】1、读准字音:雷霆()杨诚斋()艨艟()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善泅()僦赁()罗绮()鲸波()江干()2、辨明词义:既望(望,;既望,)方其远出海门(方,)则玉城雪岭(城,)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尔,;略,)皆披发文身(文,)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珠翠罗绮溢目(溢目,)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而上,;出没,)【课堂学案】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3.第1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4.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5.第3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6.第4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7.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8.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9.课堂练习:把课后练习三的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并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巩固练习】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2.完成下列补充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3)出没于鲸波万仞中(4)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3.整理完成课上的改写练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_语文上册《观潮》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