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性课文就该上出这浓浓的语文味——浙江特级教师张化万阅读教学课《奇异的琥珀》赏析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特级教师黄亢美【阅读导语】这是浙江杭州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课观摩大会”所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品味上极具特色,较好地避免了把科学性说明文上成自然常识课的现像。第一课时(出示如下投影,检查自学情况。)1.看拼音写字词:(略)2.根据意思写词:(1)大概、估计()(2)形容身体前后晃动。()(3)概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主要提出如下问题:)1.为什么琥珀里有蜘蛛和苍蝇就特别奇异?2.为什么这篇文章要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来写?3.为什么把渗出的松脂比喻为黄色的泪珠?……………………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么多问题主要靠谁解决?生:靠我们自己。【教者运用“看拼音写字词”和“根据意思写词”的方式来检查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这既能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又通过“写”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字形。让学生“质疑问难”,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懂的就不讲,自读课文后仍感到困惑的才讲,而这些“讲”,主要还是教师引导学生“靠自己”去理解。这样可避免面面俱到的从内容到内容的繁琐多余的分析。】师: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出示琥珀挂图)课文中哪一段是直接描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生:最末一段。)师:请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生: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师:在所读的句子中,哪一个分句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想象的?(生: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根据是什么?(生: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生: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根据什么知道那时就有蜘蛛和苍蝇?(生:奇异的琥珀就是物证。)下面大家再齐读最末这一整段。【上面的教学片断看似问答法,实为提问式的引读法,只要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提问“读”出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则不再“繁琐多余”地分析,最后又通过齐读整段加深对“奇异的琥珀”的特点及价值的认识。】(讲读末段后,教师对重点词“推测”作如下练习)选词填空:推测猜测1.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根据卫星发回的气象云图,可以准确地()出天气的变化。2.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是班里的活雷锋李明干的。3.公安干警冲进匪巢,发现杯子里的水还是热的,于是()匪徒刚离开不久。(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经过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并懂得了“根据是否充分”是“推测”与“猜测”的主要区别。)【“推测”是本课的重点词,通过先前的“根据意思写词”已初步了解词义,又通过与“猜测”的比较性选词填空,既加深了对“推测”的理解,又旁延理解了“猜测”的词义。往下,又引导同学们看看科学家们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作了哪些科学的“推测”,就把“推测”放到更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对“推测”一词的理解就非常深刻了。】师:咱们的科学家、作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作了哪些科学的推测呢?我们读读1——12节,这一段写了琥珀形成经过的两个阶段:首先变成包含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然后再变成化石。大家把这一段中描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想想作者写了几次太阳,为什么要这么多次的写太阳?(学生分别找出三处直接描写太阳的句子,每找出一处便朗读一次。)师:读了这三处描写太阳的语句,给你的感觉怎样?生:太阳光照一次比一次热。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写这太阳光呢?(学生经过讨论,懂得了琥珀的形成要有松脂球,松脂球的形成必须要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而松脂不断往下滴就必须要有热辣辣的阳光,而这热辣辣的阳光不会是冬天的阳光,只能是“一个夏天”的阳光。通过讨论,大家还认识到作者的思维方式是非常严密的,“推测”是非常科学的。)师:大家再默读课文,想想这个特殊的松脂球的形成要有哪些必要的条件?(教师出示“形成过程”与“必要条件”的表格式板书,让同学们讨论并分别填写和说出“包有苍蝇和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