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儿歌《动物的雨伞》执教:马美红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2.在看、想、说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要勇于想办法解决。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一)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课件二)2.突然天下起了雨,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诗歌。1.(课件三)提问:我们先看看小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把大树当成了什么?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教师总结: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表演:老师来做大树,你们做小鸟,你们要飞到我的大树底下,看看谁飞得最漂亮(师生共同表演)2.(课件四)小蚂蚁也在着急地找它的雨伞,猜猜看它会找什么做它的雨伞呢?蚂蚁是怎么到蘑菇下去避雨的呢?(加动作暗示),那蚂蚁的雨伞叫什么呢?(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幼儿分角色表演:谁愿意上来做蘑菇伞的?让我来看看,哪朵蘑菇伞最漂亮?其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蚂蚁。3.(课件五)看看,还有谁没有伞呢?它会去找什么呢?它是怎么到荷叶下避雨的?表演:幼儿和幼儿之间一个做青蛙,一个做荷叶,交换。4.(课件六)看看,这是谁?老师以乌龟的口气说:“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怎么避雨的?”5.(课件七)出示松鼠,“请你猜猜我会拿什么做我的雨伞?”引导小朋友以他们身体上的一部分作为雨伞。三、完整朗诵儿歌。1.教师配乐有表情地完整朗诵诗歌。2.引导幼儿一边朗诵诗歌一边表演。教师小结:你们真是聪明的小动物,遇到下雨没有雨伞的困难,大家都动脑筋想到了好办法。我们小朋友以后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要像今天一样,勇于想办法解决。四、结束部分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找一找,看看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可以做小动物的伞呢?附儿歌:动物的雨伞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乌龟缩进龟壳里,龟壳伞;松鼠翘起大尾巴,尾巴伞。反思:《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小鸟、蚂蚁、青蛙、乌龟、松鼠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孩子熟悉和喜爱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游戏、平等的交流等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理解儿歌,我并根据儿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主动的学习,其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并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这节活动的效果虽然较理想,但也有不足的地方,现总结如下: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频率较高,但幼幼互动的机会较少。创编部分的内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