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心得体会乡镇如何做好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随着人民政协的发展,提案和信息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常用的书面意见和建议,也成为衡量和检验其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指标。在社会实践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组织,它们被经常而又广泛地使用,在政协全局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乡镇政协委员笔者认为要做好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正确把握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定位提案工作定位。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提案对推进党委政府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起参谋咨询作用;对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补充完善作用;对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起促进和信息反馈作用;对反腐倡廉,起民主监督作用;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起推动促进作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定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发展中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政协的专门渠道汇集、分析,向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领导机关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党和国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第1页共4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人民政协拓宽行职渠道、丰富履行职能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正确把握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相互关系提案和信息同是书面意见、批评和建议,属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性质。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各自的规制。首先、从定义来看,提案较之信息内涵大。提案必须具备四要素,即提案者只能是参加政协的单位和政协委员;提案必须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提案者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须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才能成为正式提案;提案立案后要交有关部门办理答复。提案的内涵很大,因而外延较小,不是社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有资格提提案,提案者是特定对象。但信息不存在诸多限制。信息的提供者范围广、程序较简单、不需立案、不需有关单位办理答复等等。第二、从程序来看,信息较之提案具有“更高”的特点。提案是一级对一级,即全国政协委员对全国政协、地方政协委员对地方政协提交提案。提案办理是政协组织对口的同级或下一级党政有关部门及其他机关部门。信息则是直通车,它视内容分别报送同级或上级组织及其领导,甚至由全国政协转报至中央党和国家机关及国家主要领导人进行处理。第三、从时效上看,信息较之提案具有“更快”的特点。提案需要立案、审查、交办、办理、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需要一定期限。信息时效性强,有的情况今天上报,当天或明天就能送达领导,并及时进行处理。第四、从内容上看,政协信息较之提案具有“更广”的特点。提案内容主要是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政协信息内容除了上述范围外,还可以对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映。在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颁布重要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措施、出现重大事件后,都要注意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及时、第2页共4页系统地反映重要意见建议。第五、提案和信息可以互相转化。在递交时间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