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8到90页(二)教材地位及作用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梯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公式的推导方法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同时为后面的组合图形求面积知识做好铺垫,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2.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形成一定探究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五)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及各种梯形图片,剪刀等等。二、说教法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教法的选择上,我给学生充分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时,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类比迁移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内化和建构,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三、说学法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转化、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学习方法,通过四动(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发现新知,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四、说教学过程整体设计:为了开展探究式学习,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以下五个环节:1.复习铺垫,揭示课题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3.联系实际,应用公式4.活用新知,巩固升华5.总结评价,体验成功分层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复习铺垫揭示课题1.口答下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求出面积。(出示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用课件演示推导过程)。3.出示两个梯形,学生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4.出示情境图,问:两块玻璃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借助学生试图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师:同学们,能不能像前面求三角形面积那样,也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呢?师:猜一猜,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有的说三角形、也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等等。)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老师想留给大家自己动手找答案,并找一找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师:请同学认真阅读老师给出的思考问题和操作要求,然后分小组活动。课件同时出示思考题和操作要求。1、怎样把梯形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2、把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加以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去拼一拼、想一想,小组里说一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及时点拨。2、展示汇报整理结论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实现了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请两学生到台上展示、汇报。一个负责转化图形,另一个负责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我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和鼓励。比如说:你们合作得很好,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刚才同学们把两个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有效的。下面我们再一次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请看屏幕。(同时利用课件的直观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边演示边板书)3、拓展创新总结方法师: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这三种:(课件出示)一、沿梯形的对角线剪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