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自己去吧[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生字,认识“学字头”1个新偏旁。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懂得人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以及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小朋友们,你们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是怎么学会的?(生自由谈。)2.对,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准“自、吧”的字音。3.读题质疑,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课文中的生字。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把每句话都读准确,注意停顿。3.指名分段读课文,齐读课文。三、识记生字,游戏巩固1.自由拼读课文中画记号的生字。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适时学习新偏旁“学字头”。3.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记住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4.检查学习效果。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5.游戏:考考你。同桌互相指认生字,进行识字竞赛。6.再读课文,巩固生字。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轮读。四、指导书写1.认读“自、己、东、西”4个生字。2.观察字形,比较“自”与“目”、“己”和“巴”、“东”与“车”、“四”与“西”。(让学生学会比较,区别形近字。)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评价。五、作业1.认读12个生字,书写“自、己、东、西”。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生字。2.给生字找朋友。二、合作探究,细读体悟1.(课件出示:插图及小鸭和鸭妈妈对话)指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小鸭与鸭妈妈的对话。(2)指导学生读对话。问:小鸭想做什么?它的话该怎么读?假如你是鸭妈妈,你会怎样对小鸭讲?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3)学了这段,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如: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呢?教师要通过“最后小鸭学会了游泳”这一结果来引导学生体会鸭妈妈的良苦用心,从而明白鸭妈妈让小鸭自己去的原因。)3.出示:小鸭学会了游泳。学会了。让学生仿照例句,练习用“学会了”说话。4.提出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1)出示自学要求: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鹰妈妈为什么让小鹰自己去山那边看风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交流。(3)反馈。A.请朗读得好的小组读,并评议,再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角色读。B.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朗读感悟。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三、指导背诵,表演课文1.看图,指导背诵课文。2.戴头饰,表演课文。(1)你喜欢小鸭和小鹰吗?想不想演一演?(2)自选角色,在小组内演练。(3)选表演较好的小组戴上头饰,上台展示演出。(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演中感悟课文,既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四、创设情境,想象拓展课件出示:高高的桃树上挂着许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和猴妈妈站在桃树下仰头望着。同学们,小猴和猴妈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个故事吧(本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1.学生自由思考,编故事。2.指名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或演故事。五、总结全文,提出希望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勇敢地尝试,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我们也应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衣服自己穿,书包自己背,房间自己整理等。六、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写日记。把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用一段话告诉大家。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