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设计二、一张爱琴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2、通过朗读感受日寇的残酷,感悟英雄的悲壮。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英雄的悲壮,寄予我们的哀思。教学重点:理解二小的英雄行为,学习他的舍生忘死的精神。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二小宁可冒着牺牲的危险,也要将敌人引入埋伏圈的英雄行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感人的歌曲,想听吗?我们一起来静静地聆听2.这首歌的名字就是——歌唱二小放牛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师:这是一首诗歌,也是一首歌词。3、听完歌曲后,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4、师出示问题:王二小做了什么事,人们为什么要歌唱他?王二小是一个怎样的孩子?5、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找一找问题的答案。二、凭借情境,自主探究1、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为什么要先写牛,而不写王二小?(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二小为了将敌人引入埋伏圈而献身,所以才会只有牛儿在山坡吃草,这也是故事发生的结果。)3、指名读每一小节,质疑、解疑。王二小的“顺从”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里王二小牺牲了,为什么脸上却“含着微笑”?(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顺从”领悟二小的勇气、智慧和他的不怕牺牲,体会王二小为他人的安全勇于献身的精神)4、找出下列的句子读一读: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每一个人都含着悲愤。(采用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是怎样想的?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敌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子?二小的表情是怎样的?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5、学生质疑:敌人是那么残忍,二小为什么还要将敌人引入埋伏圈?让我们带着对小英雄的敬佩和怀念一起读最后两小节。二小在明知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还要把敌人引入埋伏圈,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二小宁可冒着牺牲的危险,也要将敌人引入埋伏圈的英雄行为。)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1、为什么王二小牺牲了,脸上却“含着微笑”?2、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可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请同学们带着悲愤的感情朗读课文。3.学生朗读并进行自评与互评。四、优化情境,拓展运用1、课文学完了,现在你们有什么话想对王二小说吗?(学生举手发言)(①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的生命,二小的行为是充满勇气、智慧的。②领悟二小的勇气、智慧和他英勇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赞赏。)2、在战争年代,像二小这样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小英雄还有许多许多,说一说你知道的小英雄。3、小结: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真诚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之光永远照耀地球!板书设计:歌唱二小放牛郎敌人扫荡迷路-----带路进埋伏圈------英勇牺牲(危急)(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