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我的小天地教材分析:《我的小天地》一课是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看有关录像和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学目的: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二、导入新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1、古典油画的特点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1-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二、学生作业: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三、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交流讨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课后反思:第2课民间面塑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面塑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我国的面塑早在汉代就已出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教学目的: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课件-2-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二、形象回忆作品赏析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三、小组探究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扎眼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动手操作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